王博
【摘要】思維能力培養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文章基于對當前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小學數學綜合能力培養的具體策略,結論對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 綜合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142-02
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數學一直是其他各門學科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在人類科學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類逐步進入信息化時代,大量的自然和社會科學問題均需要借助數學模型予以解決。因此,學會數學思維方法,提高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社會發展對未來人才的必然需求。
一、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分析
對已有的研究文獻進行分析,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當前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受到以下三個因素的制約。
1.數學教學忽視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
小學生的注意力處于不持久、不穩定狀態同時還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明顯關系;小學生的記憶仍以無意識記憶、具體形象記憶以及機械記憶為主。基于小學生的上述特點,其思維與感性經驗密切相關,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因而表現出相當程度的具體形象性。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超前和拔高,采取了許多違背小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反而不利于小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建構。
2.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比較隨意
我國的小學一線數學教師往往具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受制于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仍然比較明顯,未能在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方面形成全面、系統的培養策略。許多教師雖然懂得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是教學仍停留在經驗指導層面,教學行為比較隨意,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
3.現行評價機制不利于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雖然素質教育改革已經實施多年,小學數學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上做出了諸多有益的變革。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評價機制改革相對滯后,書面化的考試仍舊是評價的主要形式。可以說小學數學教育的評價還沒有構建起與綜合思維能力培育相適應的科學、完備的評價機制。
二、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1.重視能力培養,關注思維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有句名言:“成功與失敗者的差距并不在于知識和經驗,而在于思維能力”。小學階段是人類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因此,小學數學教學應當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將培育學生的正確思維習慣,提高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置于核心地位。針對部分小學教師認為教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就可以“順便”培養學生思維的錯誤認知,建議小學數學教師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知識和技能僅是思維能力培養的條件和載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
2.規范課堂教學,重視探究過程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探究性數學學習活動,是促進小學生掌握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使學生通過探究性活動體驗,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首先,要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對學生的真實思維活動進行深入了解和認知,并針對小學生在思維活動方面表現出的差異進行個別化指導;其次,在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情景設置和問題導引,啟迪學生的數學思考;最后,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通過科學、合理的思維訓練方法促進小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高。
3.要積極進行學生評價改革
可以肯定的是,當前以考試分數衡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的需求,面對當前小學數學評價機制存在的上述缺陷,在教育管理部門、學校和教師層面都要從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高度審視當前評價機制存在問題,并積極開展評價方式和機制的探索,逐步構建起以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為標志的多元化、多維度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水平的提高。
三、結語
本文對小學數學綜合思維培養問題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小學數學綜合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也是數學思維的學習和培養過程,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更要有綜合運用這些知識的思維,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和自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崔耀.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95-96.
[2]朱陽金.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2(4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