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芳忠
摘 要:新時代是信息技術主導的時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對教育的促進作用明顯,無論在教學手段還是教學理念上都對教師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鑒于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就要高度重視,與時俱進,在教學設計上進行理論創新和實踐,為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使之適應信息技術時代發展的需要作出貢獻。旨在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現狀和發展進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為教師提出提升策略,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水平,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現狀;提升策略
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對于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和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良好的信息技術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信息潛力,使學生迅速認識和掌握信息技術,并使在生活中得以自覺應用和實踐。教師信息技術設計要在遵循新課標和新時代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要求的基礎上,建立信息思維,以學生為中心,使信息技術課成為一門素質教育課。
一、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現狀
1.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大多依舊是采取灌輸的教育方式,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創新性。有鑒于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靠簡單的教學和背誦并不能達到深入理解的程度,教學方法的單一,對信息技術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使本來就少的信息課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此外,專業信息技術教師的匱乏,也是一大現象。以至于很多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學校的信息課技術教學只能從稍微懂點電腦常識的數學老師、體育老師中選擇,間接加速了教學模式的固化。
2.教學實操不強
信息技術相對于別的教學科目,教學內容是往往是虛擬的。這就決定了信息技術的提高必須建立在多次反復的實際操作上,才能有一個整體的科學的印象。但是初中生的身心特點是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加之課業負擔越來越重,讓他們拿出大把的時間專注于信息技術的提高是不可能做到的。加上信息硬件設施的不足,在保障每個人都有一臺電腦或一個筆記本的需求上,如果不把一個班分成兩個班,基本上無法滿足,加重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不足。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策略
1.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的掌握程度和應用水平為評判標準。所以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靈活、多樣、有趣、好玩的教學設計去吸引初中生的學習和實踐,從興趣上去引導他們,是信息技術教師的明智之舉。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現代科學,是每一個人將來學習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信息技術教學設計就需要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信息基礎和認識水平,這樣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掌握信息技術的必要知識。有的學生因為對信息技術沒有接觸過,加之信息技術不在中考的考試范圍之內,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態度不端正,存在藐視和不屑一顧的現象;也有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接觸信息技術比較早,對于信息技術比較精通,覺得課本上的知識太淺顯,沒意思,面對這兩種學生,信息技術教師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在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上既要照顧到大多數學生,也要有所針對性,不惜一切代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從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上發掘。
比如,告訴學生如何選配一臺性價比高的筆記本,如何對計算機的常見問題進行簡單的維修,引導基礎良好的學生對硬件知識的進一步認識和了解。通過對Windows,XP的組裝演示,以及對辦公軟件word,excel的使用,讓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在自由編輯文字信息的同時,感受到計算機的魔力和便捷,產生學習的欲望。諸如此類都是教學設計的重要方法,在提升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2.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的一大特點是日新月異,更新速度快,往往是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或者已經過時,或者已經不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比如壓縮和解壓縮的方法,媒體播放軟件的使用等等,也許此刻在課堂上講的一種播放器的使用,已經在社會上沒有了競爭力。所以在信息技術教學設計上,教師要讓先進信息技術理念指導學生的教學和實踐,注重技術原理,對于技術性強的知識不必深究,讓學生舉一反三,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不會在突飛猛進的信息時代力不從心。
3.注重實踐能力
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是信息技術教學的根本,也是教師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踐為目的、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促進理論認識,是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的主要參考。對于初中生來說,信息技術的專業術語很多,單純地背誦理論知識不但效果不大,甚至很容易讓學生迷茫,而以實踐為主的信息技術教學卻能夠讓這些好奇心強烈的學生非常感興趣。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從實踐中認識信息技術,能夠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
信息技術教學設計是信息技術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力是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的重要體現。初中學生處于接觸和學習信息技術的關鍵階段,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有助于提升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利于學生將來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曹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環節例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7).
[2]顧苗豐.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構成的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