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摘 要: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如何在大環境下加強小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教學成為了現如今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基于此,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展開分析,從而為我國培養未來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教育;品德與社會
為了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認識社會的能力,小學教材中品德與社會課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引入到品德與社會課堂中,一方面,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有利于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而培養學生更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傳統文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滲透的主要概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種文明演變的體現,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至小學教材中,能夠使得學生從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從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修養。而品德與社會課程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教育原則,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進而為培養優秀國家人才貢獻出一份力量。我國傳統文化內容具有多樣性,要想實現品德與社會的教育意義,教師需要將學生的實際特點與教材相結合,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具體滲透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教材,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同時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對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于這門課程中,需要依托教材,進而輔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具體滲透:
(一)創建豐富的教學方法
在開展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在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不可過于掩蓋教材,應切合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文學材料,進而輔助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用來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一定的社會認知。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共建綠色家園》一課中,教師可以將共建綠色家園的意義滲透其中,先向學生講述綠色家園的重要意義,綠色家園對于我國生活環境的重要影響,是我國重要的生態文化理念,其中生態環保、植樹造林、節約用水都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方法。然后教師可以選擇其中一種進行具體描述,利用圖片、演講或播放視頻等方式,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綠色家園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有可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其課外生活。此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普遍存在不受管束、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等特點,若一概使用語言教學會使其產生一定的厭學心理。因此,在品德與社會課上,教師可以每節課上課之前,向學生講解一個綠色家園建設的小故事,進而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度。比如:可以向學生講述《環衛工人》的故事,讓學生充分地了解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重要意義。環衛工人為了生態建設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每天日曬風吹,在共建綠色家園的活動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引以為榜樣,并以保護環境的意識為基礎,確保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并實現品德與社會的教育目標。
(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傳播,可以讓學生從小培養愛國情感并增強其民族的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用古代的著名詩詞,將其作為文化發揚的載體,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基礎上,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例如:在《家鄉人的故事》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家鄉平凡人的故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家鄉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承載了由古至今多少年的文化底蘊。另外,教師可以重點對家鄉人的勞動成果進行闡述,并重點論述在平凡崗位上發揮社會價值的崗位勞動者。例如,農民為四季豐收、為社會創造糧食,并不畏風雨。學生在學習之中,了解到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上,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都得到了弘揚,學生會引以為豪,并增加自身的民族自豪感。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隨著新課改的貫徹落實,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的小學課堂中,若只停留在灌輸式教育中,是無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由此一來,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世界人民手拉手》一課中,為了將教材中的思想充分地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為學生準備相關的視頻資料和一些材料工具,首先,讓學生了解到世界經濟文化的形式;其次,再向學生講述文化的發明與傳播路徑,使得學生認識到我國社會民族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以及來源,進而令學生對文化養成一種自豪感,為傳統而感到驕傲。此外,在為學生講述世界以及民族文化時,可以向學生講述傳統文化節日的來源,并將其與現代的文化作為對比,了解世界經濟文化融合的意義,教師可以舉例世界文化融合的例子,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綜上所述,在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中滲透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在認知社會的初期就培養一種文化素養,使其充分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民族優秀文化,有利于建立小學生的人生觀。因此,需要教師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出發,將傳統文化滲入到教學中,為學生的全方面成長提供良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肖雅思.典型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學材料支持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6(13):6.
[2]居山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品德與社會學科中的滲透研究[J].現代教學,2016(1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