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在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培養初中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了解,還能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 前言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既符合新課標理念,而且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因此,初中地理教師要改變傳統的觀念,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從而把核心素養貫穿于地理教學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師要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得到有效體現,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維,還能使學生對于地理知識有著較強的敏感度。核心素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在初中地理課堂上,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地理位置、人地關系等內容讓學生建立一定的地理思維,并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內在價值,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核心素養能夠有效修正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滿足學生實際需求,所以,教師要把核心素養在地理課堂上得以體現,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了解,從而對我國地理環境有著深刻認識。
三、 初中地理素養的特征
其一,終身性。地理技能是初中地理教學中重要內容,這也是學生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對于初中生來說,能夠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一方面是對所學內容的一個檢驗,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地理品格更加完善。現在社會對于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需要人才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有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把地理素養貫穿其中,讓學生樹立終身教育觀念,從而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在社會上應對挑戰。其二,漸進性。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有較強的耐心,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還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這對于學生以后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進行有效教學,由淺入深逐漸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程度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
四、 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 堅持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堅持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認識到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產生強烈的興趣,調動學生對于新知識的好奇心,從而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例如,在講“天氣和氣候”這一內容時,教師在講臺拿一些圖片作為例子,增強學生對于氣候知識的掌握,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還能增強學生對于抽象知識的掌握。與灌輸式教學方式相比,這種方式更加注重學生主體性地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這樣不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近幾年,信息技術在教育事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給初中地理教學帶來較大的便利條件,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地理教學,這樣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于地理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討論中,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陸地和海洋”這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觀看陸地方面的圖片及視頻,這種方式較為直觀,能夠使學生一目了然地掌握陸地方面的知識點,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于我國國土資源的了解,進而從地理角度對我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地理知識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地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如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關于自然環境方面的例子,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還能使學生對周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五、 結語
核心素養對于初中地理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把核心素養在地理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這樣不但能夠使得學生地理水平得到提高,還能使學生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而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杜若明.談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N].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32(01):47-48.
[2]錢燕紅.核心素養下初中生地理區域認知的培養探究——以《西北地區》的教學為例[J].學周刊,2017(29):57-58.
[3]朱韋軍.讓核心素養之花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綻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02.
作者簡介:
劉揚,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