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小學數學是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主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也是教師必須完成的任務。本文主要研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及培養策略,希望能給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9-0207-02
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體現著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科,因為數學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還沒有發育完整,所以不能快速、高效地學習數學。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加快學生的數學學習速度,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
(1)先天素質和后天學習的有機結合。核心素養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素質教育在數學方面的基本要求。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邏輯性和抽象性更強,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研究、不斷思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入了解數學知識,才能掌握數學的真諦,才能和數學融為一體。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天賦和學習,也就是核心素養主要受先天素質和后天學習的影響。先天素質即學生天生對數學的敏感度,以及在數學學習上的思維靈活性。后天學習即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能夠將知識深深刻入腦海之中。后天學習是對先天素質的強化,能夠讓小學生的頭腦更加靈活。學生的先天素質是不受教師影響的,但是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后天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2)數學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有機結合。數學核心素養是數學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有機結合,簡單的說就是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綜合體。小學生如果有一定數學核心素養,那么就能夠輕松地解決數學問題,并能夠對相應的數學定理作出推理。在當今時代,數學核心素養既指小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指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速度和質量。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讓學生學會數學解題技巧,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效降低數學的學習難度。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通過數學教學來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小學生利用所學的基礎知識依靠自身的解題能力來解決數學難題。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指小學數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數學教學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人文和數學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數學人才。在數學人文培養方面,數學教師要經常讓學生思考數學問題,從思考中讓學生發現數學的美,讓學生陶醉在數學海洋之中。在數學意識培養方面,數學教師要經常讓學生計算數學題目,通過一次次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找到準確的解題思路,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2)實效性原則。實效性原則是指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并讓數學核心素養發揮出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數學核心素養不僅影響學生的數學成績,而且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時要重點關注學生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數學核心素養,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完善自己,并通過數學教學讓學生將理論知識付諸實際,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1)編制合理的數學課程內容。數學課程內容是數學課程的核心,也是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工具。小學數學教師要編制合理的數學課程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編制高實用性課程內容。數學教師在編制數學課程內容時既要參考數學教材,又要參考學校的教學計劃,還要參考新課改要求,這樣才能提升數學課程內容的實用性,才能讓課程內容發揮出實質性作用。第二個方面是編制高適用性課程內容。數學教師在編制數學課程內容時要研究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從而提高數學課程內容的適用性,讓數學課程內容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第三個方面是編制高時效性課程內容。數學教師在編制數學課程內容時要從長遠的角度去看待學生的發展問題,要讓課程內容能夠長期發揮作用,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2)使用合適的數學教學方式。數學教學方式是數學教師使用的教學手段,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影響著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要使用合適的數學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面是使用交互式教學方式。教師要注重教學的交互性,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發言機會和實踐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讓學生實際應用自己的所學知識。要重視數學方法的講述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解決各種類型的題目,凸顯數學核心素養的作用。第二個方面是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實行積分答題制,學生每答對一題積一分,在周末統計得分,得分最高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張獎狀或是一份禮物,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數學教師要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利用考核和評價來幫助學生進步,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增強學生的推理能力、計算能力和歸納能力。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考核,在設計題目時既要以教材知識為基礎,又要讓題目顯示出生活性。例如教師可以將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轉換為許多同類型的題目,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假設能力,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數學教師還要重視評價對學生的影響,要通過積極向上的評價來鼓勵學生,同時要為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少走彎路。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日常考核和評價,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改善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四、結語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教師付出許多努力。小學數學教師要編制合理的數學課程內容,使用合適的數學教學方式,建立健全的考核評價體系,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4):42-45+48.
[2]陳六一,劉曉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分析與界定反思[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5):57-60.
[3]曹培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7,37(2):74-79.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