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霞
摘 要:初中數學的導學案是基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中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課堂教學將由此煥發出生命活力。初中數學課堂上使用學案導學的方法為過去的數學教學模式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思路,改變了過去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講的教學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導學案;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初中數學作為傳統的專業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極高,而由于初中數學的乏味,會使學生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引導學生學好初中數學。經過不斷的探索,利用導學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方法最為突出,也最有效果。導學案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做好提前預習,讓學生形成課前思考,獨立自主完成預習的內容,不斷創新的習慣,因此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的導學案應用進行深入分析,尋找有效方法,提高效率。
一、導學案的特點
導學案具有明確的導向性,能夠在課堂開始前,讓學生找到學習方向進行自主探究,深入了解章節所學內容,為課堂上的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讓學生通過導學案進行學習,教師可以掌握學生不足的地方,在課堂上進行重點講述,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導學案也具有探究性,可以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深思,在學生對導學案進行分析的時候進行深入探究,針對性思考問題,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導學案也能提高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的能力,養成學生深入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同時導學案也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為導學案沒有固定的答案,對學生有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能結合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回答,因為其靈活性,因此在導學案的應用上可以替代傳統的書本教學,在期末復習時也可以將導學案作為復習材料,導學案充分地利用了學生的課余時間。
二、導學案教學的意義
導學案可以將其分為自主學習與課堂探究兩個部分,導學案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開始前進行有效的課余地時間利用,對導學案上所提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分析,使課堂與學生能夠更有效地連接在一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能夠良好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問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針對導學案問題進行討論,學生互相討論的過程就是知識扎實掌握的過程,學生根據導學案問題互相進行分析探討,提高了學生的討論能力,而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也使得課堂內容更加生動豐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
率[1]。
三、初中數學導學案的有效應用
1.增加預習框架,提出導向性問題
在導學案中增加預習框架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開始前進行課堂知識的了解,而預習的框架對學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框架進行細致的分析,并查找相關資料,養成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尤其是數學這種需要邏輯性思維的學科,預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導學案中增加預習部分,并在預習框架內提出導向性問題,有
線索地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其不僅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初中數學教師充分地利用導學案的教學的方式,可以優化教學的結構,從而提升教學的
效果。
2.分類導學
在導學案設定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以及反思的框架,導學案本身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進行學習,而導學案的分類給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特點,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學習。通常情況下,學什么、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是導致數學成績差的原因,而分類導學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重點,讓學生在對導學案問題進行分析的同時進行自我深入,探索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導學案上為學生設立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框架,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并不斷地改進,教師還可以在導學案上增加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拓展,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2]。
3.學生自主歸納總結
在導學案中增加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部分,教師對章節內容進行總體的概況梳理,對學生進行點撥,教師可以在學生做導學案前進行經典解讀,讓學生掌握章節的重點,并養成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的能力。
導學案的應用是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幫扶,它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在數學開始前進行自我探索,初中階段學生對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局限于被動的接受,因此針對此種現象,教師應該積極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初中數學的興趣,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中以導學案的方式提高自己對章節的認知,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充分掌握課堂內容。
參考文獻:
[1]陳榮榮.利用導學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對策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7(11).
[2]楊麗.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