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方法。從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新標準出發,從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下教學實效性幾點來探討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基本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引起了更多的關注。下面就如何進行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學準備要充分
(一)確定學生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是教學的靈魂,并規定教與學的方向。教師在考慮學習目標時要明確學習目標的層級和來源,三維目標的框架內確定學習的側重點,把握學習目標的底線與具體化,使目標明確、清晰,便于觀察和測量。
(二)設計與學習目標相匹配的評價
教師根據學習目標編制適合的評價方案,判斷學習目標中所描述的各種要求,從而評判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預測、反饋與指導,促進教與學都能按照目標有效進行。
(三)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是靈魂,評價是判斷學習目標是否落實的手段,學習活動是落實學習目標的載體。設計學習活動要考慮學習的主體、活動的內容、任務、組織、時間長度以及活動對應的教學行為這些因素,而這些因素之間是彼此聯系的。
二、課堂教學方法要得當
(一)讓學生在課堂上敢疑
學貴有疑。疑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其思維的積極性,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還可以培養學生不盲從的思維習慣和品質。
(二)讓學生在課堂上合作
合作學習不僅能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而且還能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融洽同學間的關系,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融進他們的主見,使他們主動探索,主動發展,從而激活我們的數學課堂。
(三)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我
要想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自由地表演。如在上勾股定理的復習課時,設計這樣的一道題:學校有一塊直角三角形的綠地,量得兩直角邊長分別為6m,8m,現在要將綠地擴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擴充部分是以8m為直角邊的直角三角形,求擴充后等腰三角形綠地的周長。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討論,再去講解給同學們聽,由于擴充所得的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不確定,若設擴充所得的三角形是ABD,則應分為①AB=AD,②AB=BD,③AD=BD三種情況進行討論。但是經過幾名學生的展示,這三種情況得到完美的呈現。
課堂上讓學生積極主動去參與,向同學們講解解題思路,分享自己的成功的解題技巧,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探索的激情。這樣讓學生自我展示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潛能。
三、教學要有實效性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優化
班級學生由于學習基礎和認識水平的差異,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對于不同程度的學生,可通過多種渠道,如適當提問,分層完成作業,同學幫助,教師輔導等,讓他們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所提的要求不同,這樣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對學生進行面批作業
教師當著學生的面批改作業,發現學生錯誤時,可以很方便地給學生指出原因,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這樣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最短反饋。面批作業可采取以下幾種方式:(1)上課時面批。課堂練習時,在學生做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巡視課堂,批改作業,給予指導。(2)自習課時面批。自習課上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面批作業和個別輔導。(3)課外面批。對發現問題較大的學生作業,采取當面批改和輔導,收效會更明顯。
(三)對學生進行拔高評價
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根據學生作業的具體情況及學生聽課時的表現,多鼓勵多表揚。盡量找到學生的閃光點,有意識地拔高,讓學生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器重,使學生從中找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對于學生作業做對了可以說:“你做的和標準答案一樣”,如學生答題有錯誤時可說:“你已經答對了百分之八十,希望進一步努力。”等等。作為教師經常對學生拔高評價,會給學生提供精神食量,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總之,初中數學的有效教學要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為出發點,因為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我們真心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斷地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教學,那么就一定會為他們搭建一個成功的階梯!
參考文獻:
[1]余文森.從有效教學走向卓越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07.
[2]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