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 要: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十分關切的話題,也是關乎新課程標準各項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由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方法。內容從實踐教學出發,探討了提高初中思品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有效導入;教學有效性;方法探究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應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為前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以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形式,改變以往傳授課本知識為主的教學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想要實現新課標這一要求,需要教師認真踐行新課程理念,吃透新課程標準,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包括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兩方面,教師只有不斷反思才能積極引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為煥新課堂面貌注入活力。
一、注重課堂有效導入
好的課堂導入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工具,是引領學生打開興趣大門的鑰匙。有趣的導入既可以讓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還能降低課堂理論知識的枯燥性。所以,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導入內容,從貼近學生的話題入手,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導入效果要“驚鴻一瞥”,但不能“喧賓奪主”,在規定的時間從導入過渡到學習,起到無縫銜接的效果即可。
二、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1.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創設好的情境并非容易之事,需要教師熟諳教材內容,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握好情境尺度,要求和學生實際高度契合。尤其在學到法律性較強的內容時,學生對法律條文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創設在生活中常見的案例情境,指導學生根據所學判斷案例中的法律行為哪些是不被允許的,明白法律不是空中樓閣,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
2.合理運用探究教學法
探究式教學法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一種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現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探究興趣比較旺盛的時期,教師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氛圍。確定使用探究教學法之前教師要確定精準的探究目標,預設探究過程會出現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探究針對性。例如,在學習《學會溝通》這一內容時,課堂上教師先明確探究的方向——你與父母的溝通有哪些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或多或少與父母的溝通有摩擦,這是不可避免的,探究學習中,學生首先會說出自己與父母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到學生中間收集學生的意見,然后幫助學生打開心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然后為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一方法是新課程改革后逐步推廣的方法,現在還處于探索階段,在運用中可能會出現課堂秩序混亂的問題,部分學生看似在熱烈探究,實則毫無意義。所以教師要把控課堂探究進度,參與到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指點學生的探究方向,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保證探究的有效性。
三、促使師生交流溝通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表演獨角戲,而是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師生、生生之間能夠做到有效溝通交流是衡量課堂成功與否的只要標準之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應該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當中,真正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多創設問題和學生探討,傾聽學生的聲音,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心意,這也是新課標對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要做好角色轉變工作,認真發揮引導者的作用,促使學生敢于開口說話,說出自己的心聲,這樣的課堂才是合理且有效的。
此外,師生的交流溝通還包括雙方的有效評價: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的表現,及時運用中肯的話語點撥、評價學生,學生做得比較好要及時鼓勵,發現他們的問題及時糾正。反過來,教師要給學生評價自己的機會,因為自己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一言一行盡收學生眼底,所以學生的評價也是最準確的。擺正心態接受學生的評價是教師要做的工作,為的是方便教師根據學生的評價完善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加強和學生的有效交流溝通,既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又對更好地開展工作大有裨益。
綜上所述,現代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因為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單一性的知識型人才,而是要求技能性的綜合人才。思想品德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人格,提高綜合素養的重要科目。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這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進行教育實踐的迫切需要。這不僅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還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用不斷學習的心積極探索提高教學的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吳祝華.提高初中思品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師),2010(4).
[2]索朗旺堆.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思品”有效課堂教學[J].文理導航(上旬),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