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可欣
摘 要:小學美術課堂缺乏一定的教學靈活性,我們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在快樂課堂中學知識,在高效課堂中長本領。另外小學美術具有先天的資源優勢,周邊的美術資源豐富,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大自然中常見的事物,挖掘本土文化,利用民間工藝,更易于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知識,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就此,結合教學實踐積累,在專研優秀案例的基礎上對扎染民間工藝培養學生美術表現素養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旨在提升學生美術素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扎染民間工藝;表現素養;思考
1前言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是具有傳承意義的民間美術。“扎染”這種傳統美術工藝,是小學生平時所比較少接觸到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有相對大的吸引力,能普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能更好的開展教學。在美術核心素養的引領下,我們以民間美術“扎染”為載體,以其傳承千年的獨特之美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接下來,就談一談扎染民間工藝如何走進美術課堂,幫助學生提升表現素養。
2以生為本,抓住興趣
教師要用巧妙的新課引入方式來培養學生學習主體性,在課堂的一開始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且讓學生提高對美術的興趣,小學生現階段學習任務壓力較大,那么美術課上要讓學生保持輕松的狀態,尊重學生主體性,使學生更高效的吸收課堂知識。比如在講民間工藝時,用幻燈片給同學們放映扎染作品,介紹扎起源與操作規程,這樣一來讓學生們對扎染藝術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理,能夠在接下來探討學習的活動中積極踴躍的參與進去,讓學生們在畫作中體會到生命的活力與美感。讓學生在欣賞民間工藝時能夠體會到扎染作品的生命靈動性,感受其作品帶來的自然與生命的和諧美。后知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繪畫的各種基本知識要素,提升學生的表現素養。
3貼近生活,感受扎染
小學美術課堂上,應該多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環節,克服枯燥呆板的教學思維,讓學生在“動”的過程中吸收知識,體驗生活,享受課堂,使其趣味化打造高效課堂。這樣的課堂手工實踐活動讓教師更加高效率的傳授知識,創新教學環節與教學形式。我在進行民間工藝扎染技術介紹時,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以衣服圖案設計與現代扎染為例,進行教學。
在社會文化快速發展的初期,人們經歷了一段重金屬和爵士風盛行的躁動風格時期,在社會發展日益平穩之后,服裝圖案的設計開始與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相結合,表現出一種懷舊和復古的情懷。
如上圖所示,主義和女權主義覺醒的階段位于上個世紀初,人們對于女性線條的工作不再重視,而希望能夠以一種更加簡潔明快的分層,展現出男女平等對于服裝及圖案設計的影響。
在向學生介紹之后,讓學生大膽設計,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繪畫出自己想設計的衣服,并指出自己的設計理念,帶領學生簡單的實踐操作,進行扎染藝術的實踐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動手能力。
4教學做合一,提升素養
傳承傳統文化與學校資源整合特色課程開發,不片面強調學生對機械性知識技能的學習,而是根據孩子的需求、興趣選擇教學內容,把目標、內容編織成主題網絡,然后再組織學生在厚實的民俗文化情境中去主動探索、積極求職、自主建構、自主創造。教師作為美術教學的主導者,首先就要提高自己整體的美術表現認識,一方面要豐富自己的美術表現認識,盡可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活動參與權和學習權,另一方面也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比如針對小學生,教師在講解扎染種類區別(大理扎染、自貢扎染、白族扎染、現代扎染等)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避免出現那種單一式的理論模式,可以根據學生喜歡卡通動漫人物的特點,讓他們利用扎染區分把這些動漫圖像的共同點進行一個連接,這樣不僅可以逐步提高他們對線條的掌控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識圖能力。
比如學生最為熟悉的海綿寶寶就是一個既簡單、又充滿趣味性的卡通形象,而教師就可以帶領他們連接線條的同時,還可以引導他們對海綿寶寶身體的各部分圖形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和認識,比如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基本圖形。教師在帶領他們進行扎染操作的時候,就可以和學生進行更多學習上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多談談自己對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的理解,也可以給他們一些學習上的建議等等。如果他們喜歡聽故事,還可以給他們講一些童話故事或者是傳統民間故事,然后再對此展開美術的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還能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擁有更豐富的想象能力,最終達到美術素養提升的教學目的。
5結束語
在實際教學中,國內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和特色課程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校投入特色教學研究,“扎染”作為一種傳統的美術工藝被一些學校作為校本藝術特色課程開發。但是由于其操作步驟的繁瑣和作品效果的不確實性,一直在美術教學上得不到更好和更系統的升華,缺乏普及可全面教學操作的教材資料等原因,成果不足。我們一線美術教師責無旁貸,應該在教學中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將扎染工藝融入課堂教學,優化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興趣,貼近生活元素,讓孩子們學會動手,這樣才能更實際的培養學生美術表現素養。
參考文獻
[1]邱云.淺議扎染工藝走進中學美術課堂的實踐探究[J].教育觀察,2017,6(24):112-113.
[2]龍海霞.扎染藝術在中學美術課程中的應用[J].大舞臺,2015(12):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