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玲
摘 要:小學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對學生具有深遠的教育影響。其中,小學數學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也在努力實行變革。回歸課堂教學本位,積極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
所謂生態課堂,實質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幫助學生充分實現自我發展和提高。生態課堂的構建既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作為具備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的一線教師,我認為,構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需要深刻了解生態課堂的內涵與特征,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一、把握數學生態課堂的基本特點
就生態課堂而言,課堂應該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課堂展開的基本形式,具有“真、簡、活、樂”是個基本特點。“真”即真實、扎實、平實。課堂是原生態的,用最通俗的話來講,教師是平時在課堂內的狀態,學生也是平時在課堂內的狀態,與傳統的“精致表演課堂―指公開課”、“照本宣科課堂―指隨堂課”有著本質區別;課堂是“精講多練”的,有扎實的基本功訓練,重點凸顯,難點突破;課堂是簡約、質樸的,平平常常、實實在在,沒有虛浮的熱鬧,屏棄虛假的活躍。“簡”即意味著課堂教學設計的簡單,教學模式的簡約、教學手段的簡樸。教學內容不是教材、教參的翻版,而是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的精選巧設,教學難點、重點的預設是來自學生的實際、來自教材的需求、來自教師對文本的理解;教學模式以版塊呈現。“活”指教學環節的靈活,教學資源的鮮活,學生思維的靈動,課堂氣氛的活躍。教學環節是靈活的,不是釘釘子上板不可隨意變通。雖說劃定了課堂教學的四個環節,但每個環節間是互通的,教師可視學生自主學習的交流情況,靈活掌握教學節奏,控制各環節的時間;教學資源是鮮活的,不局限于教材、教案,更關注學生的生成,教師要善于捕捉篩選有價值的生成問題,巧妙地轉化為即時的新的教育資源,重新用到教學中去;教師主導下的生態課堂學生的思維是靈動的,課堂氣氛是活躍的。“樂”是指課堂是愉悅的、寬松的,師生是和諧的、快樂的。
二、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構建實踐
1.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引用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作為一堂課的開幕式,教會學生去觀察生活,領悟生活中的數學因素。
2.創建師生平等的課堂學習環境,形成學習共同體。在教學中,我們不應讓每個學習者去等待知識的傳授,而應讓他們基于自己與世界相互作用的獨特經驗去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通過告之他人以修正自己的認知經驗。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和完成的實踐活動,是師生互動、教學相互的雙向作用過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過程,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學的全過程,如精心設計導入,安排好教學的層次,精心挑選訓練題進行小結,注意氣氛反饋,重視教具的使用等。但在學的過程中,教師是客體。而學生是主體,教學中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積極地學。如課本讓學生看,概念讓學生抽象得出,思路讓學生講,疑難讓學生議,規律讓學生找,結論讓學生得,錯誤讓學生析,小結讓學生做。要讓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不同見解,敢于提出質疑。決定學的結果如何,學生的作用是內因,教師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科學的思維和積極的創新,才能使知識內化和升華為個人的質。因此,教師要把學生作為真正的教育主體,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在課堂教學中,實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營造充滿民主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求異創新、敢于提問,允許有不同的答案。
3.把數學文化滲入數學課堂教學。數學這門學問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并非一開始就是那么完美無缺的,為了創建這個體系很多先哲進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歷經了千辛萬苦,另一方面,在這個進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發現和發明中的無窮樂趣,所以在學習數學中,也追蹤一下相同的過程,學習數學文化,使我們一開始就能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數學是一門趣味性很深的學問。在數學課堂上無目標地裝知識,不會產生學習的激情,而適當地滲透一些數學文化,將使數學課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樣枯燥無味。
4.設計多樣的開放式的試題,采用動態學習評價。傳統的評價方法往往以紙筆考試為主,簡單地以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類,過分注重分數,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而忽略了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展的價值,忽略了對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考查。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于全面啟迪學生的隱性智力潛力與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理念,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索與思考,初步采用一種開放動態的數學學習評價新模式。相對于傳統評價方法的單一性與組織形式的封閉性,在探索新的評價模式過程中,多嘗試采用操作題、口試題、創意設計、課題報告等靈活多樣、開放的評價手段與方法,來關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狀況,具體直觀地描述學生發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減輕學生的壓力,突顯其學習和發展的過程,突顯評價的激勵作用,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力爭全面描述學生的發展狀況。
三、結語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學習與成長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為了給小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有關部門應該置身于開發生態課堂的任務中去。真正提高小學生的幸福指數,讓小學生在快樂的課堂中學到知識。生態課堂剛剛起步,數學老師是最基層的開拓者,其任務任重而道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家能全面普及生態課堂,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雷艷紅.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J].華夏教師,2016,03:67.
[2]魯波.構建高效的小學高年級數學生態課堂[J].亞太教育,2016,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