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摘要:近年來,小學生數學能力培養廣泛受到關注,已經成為新課改熱議話題,引發眾多探討。但是,小學生計算速度慢,正確率低,厭倦數學計算,不愿意配合教學活動。在如此嚴峻的形勢面前,如何加強計算能力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成為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至關重要的課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奠定計算基礎;培養口算估算能力,學會簡便計算;熟練運用計算法則,總結計算規律。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人教版;培養策略
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位置形式的學科,良好的計算能力是學生處理數量關系的關鍵。計算教學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加強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是當下數學課程改革至關重要的議題。為了更好地推進計算能力培養教學工作,首先有必要對當前小學生數學計算存在的問題進行一番探析。
1.興趣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老師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的首要任務。為了具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應該樂于學習、做問題、多實踐、多做。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善于挖掘學習興趣,糾正自己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降低解題錯誤的概率,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對于新知識,學生的大腦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計算數學問題時,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基礎知識也是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很可能是由于缺乏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造成的。要實現計算能力的質的飛躍,就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童謠或有趣的故事引入枯燥的規則。例如,“混合運算”原理可以用“加、減、乘、除”來解釋,我們學會了使用它;加減是兄弟,取除是兄弟;兩兄弟一樣大,兩兄弟一樣大;哪一個最重要。哥哥走前,哥哥走后,先按乘除計算,然后加減。母親懷里都是括號,括號里是誰先算誰。“這首歌帶進教學。
2.小學生數學計算存在的問題
雖然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了計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大部分教師只注重計算結果正確與否,沒有從計算過程和計算方法上展開合理分析。而小學生數學學習經驗以及學習能力有限,舉一反三能力較弱,解題只求答案正確,不求甚解。個別學生表示:反正有計算器,會簡單的計算就行了,何必花費過多時間鉆研怎么提高計算能力呢?學習興趣低下、教學參與度低,成為影響計算能力培養的突出問題。
3.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措施
3.1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奠定計算基礎
一個連整數、小數、分數的性質都不會區分的人,談何計算能力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數學。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計算類問題無非是三大類:整數運算、小數運算、分數運算,無論是哪一類型計算題,都需要用到相應的概念、法則、性質和公式知識。當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之后,他們便能學會對算術題進行分類,進而提高計算效率。例如,整數運算中的兩位數乘以多位數計算,學生可以按照如下思路進行計算:兩位數乘以多位數實質上是將個位上的數與乘數相乘,然后再將十位上的數與乘數相乘,最后將兩個乘積相加,所得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目的答案。以“32×17”為例,先計算2個17是多少,再計算30個17是多少,最后把這兩個結果相加就是“32×17”的結果。“45×34”“89×11”“72×101”…所有兩位數乘以多位數的計算都可以按照如上步驟進行。這樣做的好處是幫助學生理清計算思路,避免計算時出錯。同時,學生提高了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這樣以后遇到兩位數乘以多位數計算時,就能游刃有余地應對。
3.2培養口算估算能力,學會簡便計算
口算、估算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幾種計算方法,更是培養計算能力的關鍵。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強化這幾方面的訓練,讓學生學會進行簡便計算。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上面收錄了大量口算習題,100以內的加法、表內乘法、表內除法、混合運算、有余數的除法、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多位數乘一位數等單元教學結束之后,教師要馬上安排學生完成教材上面的口算習題。可以要求學生限時比賽,對最先完成、正確率又高的學生適當進行獎勵。這能大大調動學生口算積極性,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訓練效果。關于估算訓練,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有如下建議:第一,盡量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角度出發設計估算問題,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例如:學校圖書館有圖書850本,上午借出了320本,下午借出260本,還剩下多少本?以學生熟悉的“借書”話題切入,有助于學生理解題意。第二,估算之后要求學生進行筆算,體會估算和筆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檢查估算結果是否正確,還可以提高學生類比分析的能力。
3.3熟練運用計算法則,總結計算規律
小學計算涉及的計算法則有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這都是學生進行簡便運算必須掌握的內容。只要熟練掌握了這些計算法則運用的規律,學生的計算能力將會顯著提高。事實上,這幾大計算法則并不難掌握,學生能夠輕松完成背誦任務,但是教學實踐中發現,當計算法則越學越多之后,學生容易混淆,計算時不知道究竟應該選用哪一種。為了提高學生熟練運用計算法則的能力,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算理,幫助學生總結計算規律,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例如乘法交換律的認識中,我在黑板上寫下“40×8”和“8×40”,請學生分別計算,觀察這兩個算式的異同。學生很快發現:雖然因數的位置不一樣,但是它們的積不變。提高學生對乘法交換率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美妙。
4.結語
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應當加強對計算能力培養問題的關注,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努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計算能力發展,努力激發學生數學計算興趣,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環境中提高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 郭淑娜.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3(6):137-138.
[2] 夏成君.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J].卡拉瑪依學刊,1997(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