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莎
【摘要】微課作為一個新型教學工具,憑借其自身“快、精、準”的優勢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微課內涵豐富,且形象生動,學生們的接受度普遍較高。教育改革在我國持續進行著,近年來,除了對教學時間的重點關注,教育領域各位專家學者們更是對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越來越關注,提出要打造高效課堂——在同樣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們能夠對知識掌握得更好。本文就將結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分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闡釋在高中生物課堂應用微課的意義,探究如何將微課更好地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 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4-0169-02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意義
1.尊重學生差異,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的我們不難發現,由于學生們的個人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導致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產生差異,可能某些學生認為很簡單的知識點其他學生就是掌握不了,這樣的差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老師不便于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重復講解,這樣不僅會拖慢教學進度,也不利于解決學生們各自難點的差異性。微課能夠很好地幫助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將重難點知識分別制作成不同的微課課件,存至云共享中心。這樣一來,學生們便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自己想重點突破的難點知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微課不僅僅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生物學習效率。
2.豐富多彩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
微課實際是“微型課程”的簡稱,其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和電子設備,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便于老師的課堂講解,也可以供學生們有取舍地使用和觀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達賦予了微課很大的靈活性和豐富多彩的形式,老師們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會融入一些有趣的圖片、動畫甚至小故事,這些小互動有利于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認真地觀看和學習微課,從而能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3.新穎的形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偉大腦力學家贊博的著作中,其提出了一個公式“E+M=C”,該公式可以解讀為:Energy+Memory=Creativity。與學生們普遍的學習方式不同,微課注重系統性思維和結構化思維,學生們在利用微課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這兩種思維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當學生們對微課課程感到新奇和有興趣時,其“energy”是充足的;在高中生物微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會體驗到不一樣的思路,并且在反復的理解和梳理過程中,其“memory”也會不斷加深,在這樣的鍛煉下,學生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并且不斷地在學習中復習,又在復習的同時產生新的靈感和感悟,學習到新知識,激發其創造力,進而不斷激發其自身的潛能。
4.內涵豐富,有利于拓展學生眼界
微課作為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其本身涵蓋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學校和老師的教學目標之一,微課能夠有效地幫助老師拓展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拓寬學生們的眼界。例如:在高中生物老師講解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將熱映的電影、新聞等元素用微課呈現出來,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了解當下的熱點新聞,而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與社會發展脫節。
二、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老師要提高自身教案的設計能力
想要利用微課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老師們首先提高自身的教案設計能力。教案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自身教案設計水平的影響,因此教師教案設計水平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針對新課改背景下的課程要求,教師要對教材的內容做好全面而細致的把控,對教學內容了然于胸。其次,要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研讀和學習一些優秀的教案,并且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設計出符合自身教學工作的教案。教師教案設計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是伴隨著教學工作逐步改進和提升,最終才能有所提高。例如在高中生物染色體相關內容的學習中,老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們進行發散性思考,老師可以用西瓜的案例引入: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西瓜是有籽的,現在也有很多無籽西瓜出現,你喜歡哪一種?你想知道無籽西瓜是怎樣形成的嗎?將這些內容用微課展示給大家,引發學生們的思考和討論,從而更加投入課堂,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2.老師要嘗試將學生偏好融入多媒體技術教學過程中
現在生物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操作性,對于學生們來說很多學科知識覆蓋面太寬且抽象難懂,因此很多知識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在微課的使用過程中,老師要將傳統思維“我認為這種學習方式更好”、“我覺得這個圖片很好看”、“我覺得學生們應該這樣去學習”,轉變為“作為學生我更喜歡這種方式”,站在學生視角去了解他們的日常喜好、他們所關注的東西,并將其融入微課教學中,使得自己的授課更易被學生們理解和喜愛。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們的關注度,主動去探究學生們在生活中所關注的熱點、學生們生活中喜歡的事物,這樣一來有利于老師加深對學生們的了解程度,也有利于老師將學生們在生活中的關注點融入教學。老師可以定期讓學生參與到課程設計中,了解其在學習中覺得困難的點、想辦法去優化和改進教學,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去進行課程設計和優化,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參與到學習中,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其效果比較好,也有利于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枯燥的課堂增加“色彩”。老師們通過創新微課教學的內容,鼓勵學生去大膽提問、大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和疑惑,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3.將微課用于學生們的預習和復習環節
課下的預習和復習對于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筆者建議,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課前預習效果,生物老師可以將微課用于學生們的預習和復習環節。學生要完成預習任務清單,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其實也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過程,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過程中,由于教學重點全部在課堂上,而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基礎都不相同,所以無法確保因材施教的效果。將微課用于課前預習環節,能夠積極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有效的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在傳統的生物課程染色體一章的學習過程中,由于受限于教學時間,老師對能力較差的學生關注不夠,所以這部分學生很難獲得好的教學效果,對知識的理解和容易不到位;而使用微課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老師將染色體相關的重點知識做成微課課件,學生們能夠隨時暫停、回放,能夠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反復學習,直到掌握了重點內容為止,同時也能夠降低老師的教學難度,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再次,完成測試題目,通過測試,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對本課時的掌握情況,也便于在后期的課堂教學中向老師進行反饋。最后,搜集問題,在完成前面的所有步驟之后,學生把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記錄整理,在課堂上和老師進行討論。
三、結語
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對學生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高中生物老師要努力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在實際教學中更好地應用微課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湯小惠.基于“簡約·智慧”教學主張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8(32):177.
[2]付秋.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教育藝術,2018(02):21.
[3]劉晶.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8(0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