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妍華
【摘要】在數學教學核心素養的推進下,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越來越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本文就立足于此,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 初中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當今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學校要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其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模式轉變顯得尤為重要。對初中教學來說,數學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構架完整的數學思維體系,既能為初中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知識的應用也提供較大的推動作用,滿足國家教育發展的要求。
一、采用問題教學法,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自尊心進一步強化,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表現自我是很多學生的追求。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更應該為學生表現自我提供機會[1]。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多向學生進行提問,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他們積極解決問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開闊學生的思維,進而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模式。以常見的“雞兔同籠”問題為例。
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可以設置情景:“張奶奶家里養著小雞和兔子,雞和兔子的頭加起來一共39個,腳加起來一共118只,大家知道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嗎?”雖然是很簡單的問題,但是通過設置情景,很容易將同學們帶入其中。其中同學一會說:設小雞的數量為x,兔子為y,則有x+y=19,4x+2y=118,就得到x=20,y=19;而同學二又會說:假設小雞和兔子都把腳抬了起來,那么118-39×2=40,40就是兔子的腳數,每只兔子兩只腳,所以有20只兔子,那么小雞就19只了。盡管兩位同學所采取的方法不同,但是結果一樣且正確,這說明在考慮問題時學生們都動腦了,教師應該進行鼓勵。
這種問題教學法對于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解決問題有重要幫助。
二、轉變思維角度,訓練創新性思維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數學學習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思維,在解答很多問題時都一味地尋找公式來套用,但并不是每一道題都有固定的解題公式。特別是初中數學,這一階段的學習是為了向高中學習強度更高的數學做準備的。對于所有問題都使用套用公式的方法,一方面會局限學生的思維,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削弱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所以,在初中階段,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問題,以初中對二次函數的學習為例。
授課開始時,教師可以多準備幾道例題,比如:y=3(x+4)2+ 16;y=18-24x2;y=(x+13)2+9x;y=15x2+4x+8,通過給學生時間讓他們進行觀察,找出共同點,從中找出二次函數、二次項系數、一次項系數和常數項系數。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生會對二次函數的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因為這是學生自己推論出來的結果,對他們學習數學有重要意義。
再比如,在講解初中數學常考的行程問題時,其基本公式就是路程=速度×時間,但是在此基礎上還有相遇問題、追擊問題、流水問題等。盡管在長久的學習中已經總結了一套公式,但是學生記憶起來還相對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用自己的方法解題,一方面開發了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
三、構建教學情境,進行實踐教學
每一個學習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而不同階段的學生特點也表現出差異性,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水平不高,但是想象能力較強。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這一特點,結合學生特點和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消化知識。其中最常被使用的就是變式教學法。這一種方法主要是結合實際存在的問題構建數學情景,將抽象化的內容具體化,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進而圍繞這些關系展開學習。以三角形的相關概念為例。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一直都是學生容易混淆的內容,因為初中階段他們的思維空間還較為局限,難以在思維空間中進行構圖,這難免會對他們理解知識造成影響。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實際案例,指出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比如三角板、三角架等,讓同學們在實際觀察中更加直觀地了解三角形,在以后再遇到三角形的相關問題時,他們就會自然地聯想到這些實際物體,無論是對他們進行解題還是應用都起到重要作用。
當然,這種方法只是眾多方法中的一種,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和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合理化創新,有層次地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加深同學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還能夠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結語
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初中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所以,初中教師應該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也要加大對學生數學思維培養的力度,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從而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完善學校的教學制度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梁麗麗.淺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3(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