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洪祥
【摘要】課堂導入對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對知識的探究中具有重要意義。課堂導入是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教學技能,又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恰當運用導入教學,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熱情作用重大。借此,文章將圍繞導入教學展開幾點探討,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shù)學 導入教學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161-01
“萬事開頭難”。課堂導入有效與否直接影響著整節(jié)課的效率,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完全投入到學習中。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睂肽芊駟酒饘W生的智力、情緒等是教師在設計導入時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之一。良好的課堂導入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一、復習導入法
高中數(shù)學教材中,每一個新知識的出現(xiàn)都有與之相應的舊知識與其緊密聯(lián)系,通過溫故舊知識,將新知識引出來是一種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溫故知新導入新課既能引導學生及時復習、鞏固舊知識,又能把新知識以簡單、易懂的形式加以呈現(xiàn),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降低學生思考的難度,達到有效利用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啟發(fā)思維的目的,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探討關于“三角函數(shù)的二倍角公式sin2θ=2sinθcosθ”內(nèi)容 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復習回憶兩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在此基礎上,新知識的導出則變得順利自然。
二、類比導入法
教學伊始,若能用新穎有趣的方法導入新課,必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些新知與之前學過的知識類似時,可以運用類比法將新課內(nèi)容引出來,促使知識完成遷移,比舊出新,過渡自然。 例如,在講“指數(shù)、對數(shù)不等式”的解法時,可以類比指數(shù)與對數(shù)方程的解法,再提出課題。在教學“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時,也可以類比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引出新課題。這種有針對性地選擇某個知識點進行類比,能夠把“已知”與“未知”自然連接到一起,使溫故成為知新的基石,如此一來,數(shù)學課堂教學也能收獲滿意的效果。
三、懸念導入法
懸念即設置疑問,通過對知識產(chǎn)生的疑問提出具體的問題。懸念導入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懸念導入還能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研究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高中生很自然會對一些知識點產(chǎn)生疑問。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根據(jù)學生所產(chǎn)生的疑問設置懸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在思考的基礎上順利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極坐標”內(nèi)容時,可以提出疑問:在平面上的任意一點的極坐標是否有與它唯一對應的有序數(shù)對呢?如何驗證呢?通過設置疑問引出新課,把學生心中的疑慮有效釋放出來,與此同時,還抓住了教學重難點。課堂也營造出一種懸念氣氛,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問題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為深入到對知識的探究中做好準備工作。
四、審題導入法
新課一開始先板書課題,從探討題意著手,引導學生分析課題完成導入。審題導入具有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又突出中心或主題等優(yōu)點。能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進入到對中心問題的探求中。例如,在探討“三垂線定理”中,直接板書課題,針對課題逐字分析:“三垂線”主要研究的是三條直線之間的垂直關系。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呢?邊畫圖邊從圖中抽象出三條直線的相互關系,為學生探討新知指明方向。這種方法主要是圍繞課題提出一系列問題,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認真組織。在此基礎上要善于引導,讓學生都能朝著一定的方向思考。
另外,還可以運用實驗導入學習新內(nèi)容。例如,在分析“棱柱與棱錐的體積”時,教師先取等底、等高的三棱柱與三棱錐模具各一個,通過演示“裝水實驗”讓學生更直觀地去觀察棱柱和棱錐體積之間的關系,進而再引導學生去思考其他的各種等底等高的棱錐和棱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從而順利把課題引出來,不斷激發(fā)學生探討新知的動力。
綜上所述,導入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具有引人入勝的效果;而且還能吸引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設計巧妙導入利于把學生引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能夠激活他們的情緒,振奮精神,以最佳的狀態(tài)學習新知。良好的導入還能使學生從苦學步入到樂學中,因此,盡管導入只是整堂課一個微小的組成部分,但是,一定不能忽視,待之以重視,最大限度地把導入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為建立高質(zhì)量的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李伸貴.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總結:趣味性導入[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6).188-189.
[2]趙海濱:《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導入策略》[J].現(xiàn)代閱讀,2013,(0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