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學
摘 要:“研、訓、教”一體化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其基本思路是以真實的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為切入點,通過“調研、自修、培訓、實踐、研討、反思、矯正”等基本方式,促進教師行為、學生行為等的顯性變化,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在小學數學研修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如下策略:(1)“六個一”研修策略;(2)“同伴互助式”研修策略;(3)“合作發展型”教研組研修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研、訓、教”一體化;校本研修策略
“研、訓、教”一體化是有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研、訓、教”一體化是指“研”“訓”“教”三者有機融合形成共同體,即“研”中有“訓”,“訓”中有“研”,“教”中有“研”。
在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中,筆者提出了“研、訓、教”一體化的校本研修策略。這一策略基本思路是以真實的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為切入點,搭建問題型研修平臺,通過“調研、自修、培訓、實踐、研討、反思、矯正”等基本方式,促進教師行為、學生行為等的顯性變化,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基本流程如下:
首先是教師回顧反思自己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存在的教學問題,接著備課組長(或教研組長)對這些問題進行匯總、歸類、篩選,最終確定一個(或兩個)共性問題,然后進行搜集資料的自主學習及集中培訓的共同交流,之后進行集體備課、實踐授課、切磋琢磨、共同研討的磨課環節,最后進行成果匯總、總結提升。
在“研、訓、教”一體化的理念主導下,各個小學校由于實際情況和遇到的問題不同,問題探討和解決的方式也不同,在實踐過程中就形成了以下策略。
一、“六個一”研修策略
“六個一”校本研修策略主要是根據“研、訓、教”的總體要求,確立了六個自我研修的措施,這一措施對研修活動的有效開展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六個一”指教師每學期提供一個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值得反思的問題,讀一本小學數學專業著作,組織一次讀后感交流會,上一節校級以上的研討課,每月寫一篇研修案例,每節課做一次教學反思。
二、“同伴互助式”研修策略
同伴互助式研修策略既是一個群體反思的過程,更是一個交流性學習的過程。這是在開展備課、評課和說課活動中提升的一種策略,主要形式有:
1.“集智式”備課。即全員參與,發揮備課組的集體智慧。總體思路是先確定一位數學教師作為主備人進行所有教學環節的準備工作,備課組其他人根據自身所長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分工備課。根據近幾年的研修、備課及磨課,我們發現教師在教學準備時(完成教學設計時)需要解決以下問題:(1)多角度進行教材分析;(2)多維度進行學情分析;(3)精準確定教學目標;(4)能根據相關知識結構和學生生活基礎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流程;(5)能在處理教材的基礎上選擇科學的教學策略;(6)能做到學科知識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
具體操作過程中先由主備教師按照以上六個方面進行說課,之后備課組其他人按照分工進行分塊評析,提出修改意見,主備教師和其他人再根據自身的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改寫。這樣既保證了大家都有充分的教學準備,又不失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精準化”聽、評課。為了提高觀課的質量和效果,以達到評有所依、評有所據,經過幾年的研修,我們探索出了以下八個聽課、評課的維度,分別是“問題情境的創設”“合作學習”“有效提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留白”“課堂生成”和“練習設計”。在聽課之前,對所有聽課教師進行合理分工,以便在聽課時能及時捕捉到有效數據、信息等并及時做好詳細的記錄,這樣評課時不但有定性的描述,還會有定量的分析,聽課、評課的時效性無疑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3.“1+1式”評課。即活動結束后的互動階段,要求每人就這堂課或這次活動談一點成功之處與一點需改進之處。要求:事先布置強調;規定發言時間;發言者要體現自身水平。這種互助方式,有利于克服互動雙方在活動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三、“合作發展型”教研組研修策略
這一研修策略如果能有效實施,首先要制定詳盡的“教研活動方案”,明確規定各教研組每學期進行學習與研討的內容和次數,每次教研活動要求做到五定:定主題、定目標、定時間、定地點、定主發言人。其次,以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為抓手,如經驗分享、案例分析、問題研討等,其研究過程見下圖:
“合作發展型”教研組是實現“群體科研”的組織形式。群體科研的“群”表現為研究主體的群眾性和課題的多樣性,堅持在教學過程中搞教研,把教研活動與常規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合作發展型”教研組織不僅涉及問題的解決,還涉及問題的提出和界定,擁有最重要的誘因就是治學精神——教研內涵。教師一旦對教研內涵產生虔誠的向往,也就會成長為發展型教師。
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引領,緊扣“教科研訓一體化”要求,創新多種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策略,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提升助力。
參考文獻:
[1]邢陳強,劉霞.實現教師專業提升的有效策略[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6(7).
[2]劉繼才.實行“研訓一體” 開展繼續教育[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