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珍
摘 要:思維導圖又稱之為樹狀圖,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有效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內容,總結知識要點,感悟文本的情感表達。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思維導圖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知識儲備不足。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難以通過感觀感受而將文本內容有效滲透于內心深處。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習慣幾個方面出發。借助思維導圖,循序漸進,從文本簡單易懂的地方切入,讓學生在閱讀中有發現、有收獲,才能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深入到文本之中。
一、運用思維導圖把握主體內容
古人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第一遍閱讀文本,讀不懂,讀不透沒關系,靜下心來,多閱讀幾次,反復咀嚼、回味文本,于不經意間就能得到意外之喜,豁然開朗。然而,6~12歲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天性好玩。大部分小學生非常聰明,反應敏捷,但同時也缺乏學習的柔韌性、持久性。教學實踐中,學生粗粗閱讀一遍文本,倘若文本內容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生會全程投入,注意力集中,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文本深處;反之,如果閱讀文本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蠟,學生也可“聲情并茂”地閱讀,但閱讀后“波瀾不驚”,沒有任何的收獲或者是情感波動。在學生未能真正理解文本思想,甚至都沒有掌握文本的主體內容時,不應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此時的朗讀自然不會有感情投入,甚至適得其反,讓學生對文本產生抵觸、逃避等消極的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以引導的方式,將其轉化為學習興趣,而思維導圖正是這一轉化過程的有效載體或工具。鼓勵學生在閱讀文本時,搜索和查找文本的關鍵詞句,并將其一一書寫出來。小學生年齡小,思維能力尤其是抽象思維能力較為欠缺。在閱讀文本時有可能不明其意,但從細節之處開始,以自我的閱讀感受查找關鍵詞句,即是令人可喜的進步。一邊閱讀,一邊查找關鍵詞,當閱讀完畢后,學生就不至于一無所獲而產生茫然無措的失落感了。至于對文本中關鍵詞句的查找、篩選能力,以及利用關鍵詞句構建文本內容框架和知識脈絡的能力,則可隨著教學工作的深入而不斷提高。
二、運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要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時,應引導學生嘗試總結知識要點。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之所以不孚眾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在閱讀時缺乏清晰而準確的信息整理能力。除了閱讀能力特別差,對語文課程沒有學習動力的一小部分學生外,其余的學生均能通過閱讀文本而獲取有用信息(知識要點),但對于這些信息(知識要點),學生在甄別、選取、加工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卻大相徑庭。教學工作中,在階段性的測試時,有的小學生在試卷的閱讀部分,不厭其煩地填寫了大量內容。閱卷時,教師發現學生所填寫的內容大多正確,但是不夠精練,又或者是相互交叉重疊,前后邏輯紊亂。運用思維導圖來總結文本的知識要點,其最直接的功能效應就是幫助學生理順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尤其是邏輯關系,如主次關系、層次關系、并列關系、隸屬關系等。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閱讀全文后,可發現其知識要點在“水”與“山”兩大方面;而桂林的“水”,又可細分為靜、清、綠三個特點;“山”可分為奇、秀、險三個特點;桂林的山與水結合在一起,組成了美輪美奐的風景畫卷。理清了邏輯關系,層層遞進,各個知識要點分門別類地羅列出來,一目了然。運用思維導圖總結知識要點,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本,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后者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及成長意義更為深遠。
三、運用思維導圖感悟情感表達
語文的魅力之處在于其天馬行空的想象,瑰麗多奇的內容,靈活多變的形式及感人熱忱的情感。在文本不起眼的細微之處,可能映射出文本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而濃墨重彩的地方,卻未必是文本的重心所在。閱讀文本時,學生在把握文本的主體內容后,應進一步學習、感知文本的思想情感。在一個班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意識、思想。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學習的深入,高年段的小學生群體在語文閱讀方面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有的小學生熱愛語文學習,語文基礎扎實,在閱讀文本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善于捕捉關鍵內容,并由點到面,舉一反三,深入到文本中與作者對話,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與之相反,有的小學生,則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只停留于文字層面,不會在閱讀中思考問題,從而導致閱讀效率低下。對文本情感表達的感悟,體現了學生的情感態度,也從側面反映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文字有思想,有態度,有情感。在閱讀過程中借助思維導圖感悟文本的情感表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作用。思維導圖將文本內容一一梳理出來,每個節點都有對應之處。在一篇閱讀文本內,作者的情感表達或者直截了當,或者含蓄婉轉,但追本溯源,作者的情感表達必然與文本內容相互融合在一起。換言之,把握了文本的主體內容和各層次的知識要點,管中窺豹,即可從中感受到文本的情感所在。
小學語文閱讀文本,每一篇均是經過眾多教育專家與學者精挑細選而來,這些文本不但高度契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還具有主題鮮明、內容詳實、結構清晰、情感豐富、文筆優美、意境唯美等特點。對于這些經典的文本,在閱讀過程中應反復閱讀,多加思考,運用思維導圖總結、整理知識點,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梁健.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6(9).
[2]楊海英.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