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勝
摘 ? ?要: 環巢湖區域抗日英雄輩出,紅色資源豐富。在歷史教學中充分發掘鄉土抗日英雄資源,在教學中融入“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思想,幫助中學生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關鍵詞: 環巢湖 ? ?鄉土抗日英雄 ? ?歷史教學
抗戰的勝利是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習近平總書記將偉大的抗戰精神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①。
環巢湖區域(合肥市全域及蕪湖、馬鞍山市部分地區)抗日英雄輩出。有著名的三將軍——馮玉祥、張治中、李克農;有抗日名將衛立煌、戴安瀾、孫立人、蔡炳炎;有最美抗日女英雄成本華等。除了英雄人物外,環巢湖區域還有許多為國家和民族的解放與發展而留下的抗日英雄群體資源。比如新四軍四支隊花崗伏擊日軍汽車隊紀念碑、白龍鎮青龍廠東進抗日紀念館、湯池鎮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紀念館。在歷史教學中,充分發掘鄉土抗日英雄資源,在教學中融入“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思想,幫助中學生樹立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重讀英烈家書,感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
展示合肥籍將軍蔡炳炎在壯烈殉國之前寫給妻子的家書:“志學內子雅鑒:連日致書,諒已邀覽。先后匯帶之款,前函所述辦法,務希切實做到,是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間休息,因滬上連日勝利,且戰區狹,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難(蔡的勤務兵)于此次過漢(武漢),乘機潛逃,此人瘦弱無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國難至此已到最后關頭,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蘭(長女)之事,時在念中,望設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顧慮。老八(幼子浙生)姿質甚佳,我頗愛之,希注意保育為要。”②
師:這封家書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從中可以看出蔡將軍對“家”與“國”有著怎樣深摯的情感?
共同歸納:從這封家書中,我們既可以看到丈夫對妻子的關心與柔情,父親對子女的慈愛與期望,更可以看到一位熱血軍人對國家與民族的擔當與犧牲精神!家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會深深眷戀的地方,但是面對日寇瘋狂的進攻,蔡將軍選擇的是舍小家保大家,在抗日戰場上踐行著一位中國軍人的職責與擔當。
師:這封家書是蔡將軍最后的遺言。1937年8月24日,在與日寇的激戰中,蔡將軍身中數彈,壯烈殉國!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英雄人物的家書,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英雄的鐵漢柔情,他們有著與無數普通人一樣的對家的沉甸甸的情感。閱讀家書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與英雄們情感共鳴的過程,在情感的交融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生成對國家的使命感。這不就是歷史教學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之一嗎?
二、觸摸歷史細節,感受英雄“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多媒體介紹最美抗日女英雄成本華。
1914年出生的成本華,從小就聰慧、剛強。抗戰爆發后,成本華積極參加和縣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并與熱血青年劉志誼相知、相愛并結為夫妻。1938年5月11日,日軍攻陷和縣東門,堅守縣城的成本華,懷著國仇家恨(其夫剛剛為日軍所殺)繼續與日軍血戰,最終不幸被俘。日軍在撤退前,對被俘人員進行集中殺戮,面對敵人的屠刀,成本華昂首挺立,雙手環抱在胸前,臉上寫滿了對侵略者的輕蔑和不屑。
師:在你們心中美麗的女性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設問意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中學歷史教學的必然使命。“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在歷史課堂里,要充分利用身邊的鄉土英雄課程資源,通過觸摸歷史細節,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和價值觀。
師:關于女性美麗的定義,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內涵。面對猙獰兇殘的侵略者,拿起武器勇敢反抗,對國家、民族至死不渝,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我們心目中最美麗的女性!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銘記的榜樣!生命是最寶貴的,愛情是最甜蜜的,但是面對中華民族亡國滅種的危機,成本華毅然決然地舍棄了生命,與自己親愛的丈夫一起共赴國難,這是何等壯闊的豪邁氣概和堅不可摧的民族氣節。
成本華犧牲時年僅26歲,那可是人生當中最美好的年華啊!和縣人民為了紀念最美抗日女英雄,請著名雕塑家陳吉斌為她創作了一尊塑像。這尊雕塑坐落在和縣的成本華廣場,整尊雕塑細致傳神,栩栩如生。今天,當我們瞻仰著女英雄塑像時,深感和平來之不易,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和平與安寧,更需要今天的我們用熱血去捍衛。
三、還原抗日戰場,感受英雄“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戰爭的硝煙雖早已散去,但是在這場偉大的衛國戰爭中,先烈們表現出的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歷史課堂可資挖掘的寶貴教育資源。
指導學生閱讀仁安羌戰役地圖。
師:仁安羌戰役是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和盟軍合作進行的戰役。新三十八師在劣勢情況下,以微弱兵力,擊敗七倍于我的敵人,充分表現出中國軍人頑強與英勇的作戰精神,指揮這場戰役的就是廬江籍將軍孫立人。
戰場一:“仁安羌戰役中,中國遠征軍方面只有38師113團共計1000左右的兵力。日軍方面則是213(荒木部隊)、214(原田部隊)、215(作間部隊)三個聯隊,共計人數7000人左右。”③
戰場二:“第三營營長張琦率部至油田對日軍發起進攻,幾次沖鋒都被日軍兇猛的火網阻攔下來。張琦見沖鋒未能奏效,便將全營召集起來訓道:‘第200師在同古堅守12晝夜,打得鬼子人仰馬翻!我們新三十八師就是孬種?攻這么個陣地,鬼子槍一響就嚇得屁滾尿流回來了?活要活得條漢子,死要死得像個樣子!這一回我帶頭沖——子彈從胸膛打進去的是英雄,從屁股打進去的是狗熊!張琦在此戰中身負重傷,壯烈成仁。”④
戰場三:“孫立人麾下的軍隊擁有很強的戰斗力,他(孫立人)具有嚴明苦干的治軍,由他一手培育的新一軍,不但是一支軍容最盛,戰斗力最強的勁旅,軍紀最嚴,軍風最好的隊伍。”⑤
設計意圖:在抗日戰場上涌現出無數個能征善戰、不怕犧牲的抗日將士,正是他們的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通過遴選材料,把學生帶進血與火的戰場環境,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抗戰勝利來之不易的理性認知。
四、重走抗日烽火路,感受先輩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活動設計:探訪新四軍打響抗日第一槍——“蔣家河口”。蔣家河口戰斗遺址是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抗戰烽火”紅色旅游線路之一。
師: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為了打擊日寇,振奮民族抗日精神,新四軍第4支隊奉中共中央之命,揮師東進抗日,第9團進入巢縣的銀屏山區,尋機打擊日寇。
觀看有關資料圖片和影視片段,教師講解。
日軍占領巢湖等地后,無惡不作。為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新四軍4支隊9團政委高志榮,在經過戰士們周密的偵察和準備后,確立了打擊日寇的作戰方案。1938年5月12日上午,日軍由巢縣向蔣家河口方向駛來,進入新四軍伏擊圈。我新四軍指戰員看到驕橫的日軍,個個摩拳擦掌,決心狠狠地教訓一下日寇。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一顆顆復仇的子彈像雨點般砸向敵人。新四軍的突然襲擊,打得日寇鬼狼嚎。整個戰斗僅用了20分鐘,日寇有20余人被我軍消滅,而新四軍無一人傷亡。
師:蔣家河口戰斗打響了新四軍抗日第一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日斗志,壯大了新四軍的軍威,連蔣介石也為此專門發了嘉獎令。
師:環巢湖區域還有許多抗戰遺址,同學們可以利用節假日時間去看一看。在和平的年代里,有必要重溫抗日戰爭的烽火歲月,感受我們的抗日英雄們是如何浴血疆場、打擊日寇的。唯有如此,方能不斷增強復興中華民族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設計意圖:中國人民的抗戰是艱苦卓絕的,在重走抗日烽火路的歷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先輩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偉大的抗日戰爭雖離我們的記憶越來越遠。但是,在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鄉土抗日英雄資源,對于培育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正確認知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注釋:
①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04.
②蔡炳炎.國將不保,家亦焉能存在[J].黨的生活,2015(10).
③日本防衛廳研究所戰史室.緬甸作戰[Z].北京:中華書局,1987:96.
④周渝.孫立人與他的新三十八師[J].貴陽文史,2012(6).
⑤念霞.孫立人練兵生活[J].新聞天地,1948(40):21.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2018年立項課題《環巢湖鄉土德育課程資源的校本化開發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K1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