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一直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但是同樣的,數學一直都是教學的難點。數學的綜合性非常強,知識點也比較抽象,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都是占據主體的位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一個被動者的角色,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依賴教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入手,重點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一、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全面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雖然我國的數學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數學教學的發展,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 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小學數學的教學一直都是我國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也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去研究教學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將會嚴重影響數學教學的發展。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喜歡用口述的方式來教學,沒有充分地利用一些輔助的教學工具。雖然有的學校會有比較豐富的輔助教學工具,但是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樣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都比較差,因此教師應該利用輔助教學工具將一些抽象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具象的知識點,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能夠更加容易,學習效果也會好很多。例如,教師在講加減法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水果來舉例,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點。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先進,雖然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系統,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使用多媒體設備。
教師沒有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說到閱讀很多人都會想是關于語文和英語的,但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才能夠讀懂題目,才能夠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由于一些教師教學理念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反復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對學生會有一種不信任的感覺,因此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自主學習能力就比較差,當學生自己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就會感覺手足無措,因此學習能力就得不到有效地提高。
學習數學本身就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氛圍非常的枯燥乏味,學習效率就會很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完全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的,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打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想要學好任何一門課程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希望能夠得到教師的鼓勵和支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應該深入地研究教學內容,將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在學習關于數字編碼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編寫一些編碼,然后解釋出編碼的含義,學生可以用自己創作出的編碼介紹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點,體會其中的樂趣,讓學生認為學習數學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激發出來。
(二) 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占據了主體位置,而學生卻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這種教學理念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被漸漸磨沒。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一些獎勵制度,對表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一些物質的獎勵,小學生的思維都比較簡單,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很好地調動起來。教師在講解一些數學知識點的時候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在教學之前就充分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但是教師不能盲目地創設教學情境。如果教師憑空地創設出一些教學情境,那么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沒有辦法將數學知識點和現實生活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就會出現盲目學習的狀態,因此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應該根據生活實際去創設,根據學生日常的生活習慣去創設一些情境,這樣創設出來的情境才是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創設出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新花.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23):94-95.
[2]張夢,喬芳芳.淺析小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18,20(12):185.
[3]王金興.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J].教育觀察,2018,7(10):126,130.
[4]李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5):127.
作者簡介:
陳盛祿,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貞豐縣永豐街道必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