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領域,發展性教育是備受關注的教育理念,旨在為學生打下終身發展的良好基礎,立足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而展開教學。而在這一背景下,核心素養教育占據著重要地位,要求各學科教師要站在核心素養培育的角度來展開高效教學。本文主要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探討其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教學改革方式。
關鍵詞:發展性教育;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核心素養
新課改明確強調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而且高中地理新課標也指出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站在學生終身學習及全面發展的角度去推進地理學科教與學的發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遵循這一教學要求,圍繞著核心素養培育來進行教學,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一、 素養、核心素養與地理核心素養的概述
所謂素養,即是一種日常教化及自我積累而成的修養,而核心素養則代表著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格及關鍵能力,這一關鍵能力即是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重要能力。因此,在教學領域,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則需通過各學科的教育課程教學來實現。而地理素養則主要是指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長期積累的心理品格,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學生能夠站在地理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還能使用地理學的相關技能來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而地理核心素養則建立在這一地理素養基礎之上,能夠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及終身發展都產生直接影響,是必備的地理素養及關鍵能力,包括地理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實踐能力以及識圖認圖能力等等。
二、 培養高中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
當前國家教育改革正處于發展與深化的階段,高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要求教師能夠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而徹底貫徹落實其提出的教學要求,實現地理學科教學的良好發展。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高其地理素質,從而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求地理教師能夠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去激發其創造性思維,鍛煉其對地理問題的解決能力,并幫助學生樹立起健康、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還需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環境觀,并保障其個性化的良好發展。同時,教師需要將關注重點落在學生的能力發展上面,使其具備核心地理素養及關鍵能力。而地理核心素養教學是一種拓寬地理教學思路的重要途徑,能夠讓傳統以知識教學為主的地理教學朝著育人方向進行轉型發展,能夠推動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的全面改革。因此,在地理學科改革背景下,落實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三、 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
(一) 培養學生的讀圖認圖能力
高中地理學科在文科教學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且教學難度較大。核心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發展程度及發展水平,也是可以降低教學難度的重要教學策略。因此,高中地理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而讀圖認圖能力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認圖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一課中,教師在傳授地球自轉、公轉、四季晝夜變化規律、南北回歸線等基礎知識之后,需結合地理圖來展開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認圖能力。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展現4張地球的晝夜分布圖,內容包含一年四季的光照情況、晝夜情況,然后讓學生對這些分布圖進行觀察,并且結合已有的知識對其晝夜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判斷每張圖對應的季節。在這個過程中,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能夠幫助其增強讀圖認圖能力。
(二) 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空間思維與地圖視覺思維存在一定的聯系,可以說前者依托于后者而進行發展。而地圖視覺思維實際上就是以讀圖認圖能力為主的一種思維能力,其中的地理圖也可以被稱為一維地理空間,是擴展成為多維地理空間的重要基礎。上文已經提及讀圖認圖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的策略,地理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時,可以先讓學生對地圖方面的基礎知識進行了解,并觀察該特定地理空間的地理環境,引導其合理構建地理模型,將一維地理空間上升至多維地理空間,讓該地理空間的地理環境在學生的腦海里還原,實現地理問題的具象化,利于鍛煉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學科的《氣候特征》一課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了解某地區的地形、氣壓帶以及海陸位置等基礎知識,讓學生自主建立起相應的地理模型,利于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培養其良好的地理空間思維,利于獲得一種區域認知的綜合思維能力。
(三) 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實踐能力
地理實踐能力是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地理模擬實驗的教學方法來進行培養。地理模擬實驗具有直觀形象性,通過直觀地展示地理知識的原理及過程,將地理分布、發展及其變化規律等呈現在學生面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具有較強抽象性的地理知識,使其可以強化自身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等實踐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水循環》的教學中,要將水循環的原理及其過程展現出來,則可采取以下模擬實驗法:學生分為兩個小組,都需準備好兩個玻璃杯,向其中某個玻璃杯中加入熱水,覆上杯蓋,然后向另外的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干沙子與冰塊,待幾分鐘后,讓學生去觀察兩個杯子的實驗現象。第一個杯子的杯蓋有小水珠,即是經歷了水蒸發過程,翻過杯蓋,小水珠會掉落,即是“降水”。而第二個杯子中,干沙子變濕了,即是一種“下滲”現象。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其地理實踐能力,是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要方法。
四、 結束語
綜上,如今教育改革正在不斷推進,高中地理教師要遵循地理學科新課標的要求而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工作,以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使其養成必備的地理素養及關鍵能力,為其以后的地理學習夯實基礎,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注重積極探尋有效的地理教學方式,改進自身的地理課堂教學,以全面促進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芳英.高中地理教學應該凸顯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23-25.
[2]孫岳娟.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6(34):105-106.
[3]彭昕.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地理教學策略有效性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40-141.
作者簡介:
劉英,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十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