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的存在在教學中對學生鞏固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有著重大作用。因此,在對學生的物理探究性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前提。并且根據新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學科理論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科專業素養。本文將簡要分析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下,對物理探究性作業的設計及相關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物理教學;探究性作業
從教育層面來講,對學生布置的作業是最能讓課堂教學中的知識深入到學生記憶中的,正如帕斯卡所言:記憶是一切腦力活動之必需。所以,在設計物理探究性作業的同時,應考慮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以此為基礎。物理探究性作業,是指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中的某些物理現象或者與物理相關的問題,對其進行物理探究,同時可以運用物理模型以及物理觀念去完成此類問題。在設計物理探究性作業時需注意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而核心素養體系被認為是深化新課程改革的基礎,體現在學生個人素養、自主發展和創新實踐的能力。
一、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一) 物理核心素養的內容及概述
2014年由教育部頒布的相關文件出現“核心素養”的概念,并將這一概念發展成為一種教育體系,這意味著在教育改革過程中,“核心素養體系”將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引導體系,對整個改革具有積極而重大的意義。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包含大量內容,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物理觀念與其運用,包括物質觀、時空觀、能量觀、物理價值觀等物理基本觀念的運用。還有科學探究與交流,就是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一定的順序:先提出問題,再查找證據資料,最后對該論題進行解釋交流。也有科學態度與責任,包含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科學倫理、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
(二)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
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博士肖川教授所寫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作者認為作為某一學科的教師,應為素養而教學生,而不是為了學科而教,過分注重灌輸知識內容不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局限于獲取學科知識,不能有效提升學生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張緒培曾經說到: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忘記所學理論知識后,在腦中留下的學科專業思維能力。畢業以后,學生忘記大量知識以后,所剩下的是什么,這便是核心素養。在物理探究性作業中著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物理基本觀念,對學生以后進入社會有較大的幫助,畢竟大多數學生在畢業以后會逐漸忘記在課堂中學習過的知識,但如果做好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些學生還將保留對該學科精神層面的觀念意識,這就是核心素養的最大意義。
二、 物理探究性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 物理探究性作業設計方法及內容
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引得眾多學生對其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該學科可以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學科。然而,從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來看,教師對學生設計的物理作業總體來說較為古板,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多元性。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教學的目的不應只是提高學生成績,更應利用作業的形式引發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以探究性的作業為主要手段來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探究性學習對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有重大作用。因此,應重視對學生的探究性作業設計。在設計物理探究性作業時,可以先考慮學生對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同時能夠由此類課題引起學生對社會思考。例如對初中物理學過《熱與能》,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相關的案例,并對其進行探究和分析,可以在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的講述過程中了解能量的轉換過程。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針對《熱與能》這一章節向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還比如,在初中物理的假期作業設計中,可以多設計一些有關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問答,可以設計讓學生自行測量平均速度,已知學校操場周長為400米,學生自己準備秒表或計時器,通過所學物理知識探究學生跑操場一圈的平均速度。或者設計讓學生測量密度,可以在實驗室團隊合作測量某一物體的密度,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又能讓學生提升團隊協作能力。教師要利用學科優勢,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設計一些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高中物理電磁學在課本中所占篇幅較多,而電磁學內容也比較復雜,對學生來講也是難以學懂的,所以,教師在設計這一課程的作業時,可以提出一些課題讓學生討論,比如發電機的運轉原理,課堂上已經學習過有關的理論知識,但為了鞏固電磁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尋找課堂中教師所授的理論知識來源是比較明智的做法。總之,物理探究性作業的設計重點要突出“探究性”這三個字,還要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身邊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從而升華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重大意義。
(二) 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探究性作業設計的重要意義
前文講到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要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的專業素養,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還要在物理探究性作業中有所體現。教師應為學生設計物理相關的課題,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并且深化物理課堂所授的理論知識,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完成該課題的作業,在這一過程中,其實就已經潛移默化將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印在學生的腦中,在畢業以后,學生可能會忘記所學的知識內容,但會對這種探究問題的思維方式記憶猶新,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都能有所提升,這便是核心素養體系的核心。
三、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當前所倡導的核心素養體系教學方式,教育者也不必墨守成規,應接受多元教學,以前傳統的作業設計形式單一,重數量而忽視了質量,只有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下優化和完善物理探究性作業的設計內容,才能夠更有效的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施燕.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理科考究,2016,23(14):61-61.
[2]楊衛菊.探究式教學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法寶——淺議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模式[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33):57-58.
[3]戴國成.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實驗創新性探討[J].物理師,2016,37(12):43-44.
[4]劉愛芬.將探究進行到底——高中物理“交變電流”探究性作業的設計與思考[J].物理教學探討,2017,35(7):14-16.
作者簡介:
朱其群,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瓜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