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課程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了高中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地理素養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高中地理屬于跨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基礎性課程能夠滿足學生的未來發展知識儲備,所以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實現分層教學與整合,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分層教學;高中地理;實踐對策
一、 引言
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整合是培養學生地理素養的重要方式,能夠幫助不同層次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并且從課堂延伸至課后,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有效整合。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與整合主要是探究物理教學實效性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課程標準要求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層引導,從而有效提高地理教學效果。
二、 應遵循靈活性原則
高中地理中分層教學與整合,主要是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知識與應用技能,同時掌握學生的近階段學習狀態與知識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科學合理地分層。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采用靈活性原則,由于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可能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以及應用有獨特的視角和經驗,學習狀態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根據學生的動態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引導,才能夠提高分層教學與整合效果。但是在此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當有效設置多元教學目標,從而統籌教學進度。在此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能夠做到因材施教,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流通渠道,使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良性競爭。
例如:學習《地球上的水》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第一、二章知識學生也能夠根據教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和探索,基于分層教學理念,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引導學生掌握水循環原理以及海水運動變化、水資源的分布等各項基礎知識。在此過程中,切記不要給學生的知識學習有所限制,應當給不同層次學生留下學習上升空間。例如:水循環中海洋水以及陸地水等總量不會太大變化,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而言,可以進行有效引導,要求學生將水循環原理通過動態演示的形式反映出來,為第三節學習打下基礎。也可以將掌握知識較好的學生以及掌握不好的學生有效搭配,使學生向更好的層次進行轉化,通過分層教學與整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靈活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 從課堂延伸到課后探究活動
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教師要以新課標作為教學的指導,增強對于學生實踐活動的引導,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活動當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的相關知識點。教師通過拓展第二課堂,利用課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于地理技能的掌握能力,并且結合分層教學強化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通過整合教學策略,利用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地理同時樹立端正的態度,更好地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技能當中,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也要在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當中向客戶進行有效地拓展,加強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轉化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轉變對地理學習的態度。教師也要在課后實踐活動當中多細心地引導,增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情感當中主動地探索地理的相關知識點。教師也要通過分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結合地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動手操作中相互搭配相互協作,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教師也要為學生積極地樹立學習榜樣,通過科學的指導鼓勵學生融入團隊協作中,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地理信息技術的運用》這節課時教師又可以通過將課堂拓展到課外當中,引導學生在野外實地地考察利用全球定位GPS系統對一點來進行導航,設計出相應的導航軌跡,將路線能夠更加優化。教師也要利用比賽形式時,每一個小組都掌握GPS的使用方法,并且多鼓勵學生投入學習和活動中加強學生對于GPS運用的策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更好地對線路進行設計和探究。教師也可以在課堂快要結束之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發言,使學生能夠感悟在活動之中的心得,從而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
四、 要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
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略了學生是否能夠有效掌握學習技巧,進行實踐應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不僅要重視地理實踐教學,也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教學評價與反饋工作。在高中地理教學改革過程當中,教師要通過分層教學進行教學拓展,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針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動力,既符合學生的成長觀念也符合地理教學的相關規律。所以教師要在社會實踐活動當中通過設計科學性的教學目標,不斷地改善教學策略,利用分層教學來豐富學生的地理學習思維,滿足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需求。教師也要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的探究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引導學生通過活動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也要時刻地掌握學生在地理活動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并且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綜合性的測評和考核,從而了解學生對于地理活動的參與熱情,更好地設計教學活動,開展教學引導工作。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高中地理必修三的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通過全書圍繞的區域發展性,地理問題開展教學引導工作,創設科學的發展觀念和發展目標,在教學實踐當中通過教學反饋,不斷創新教學策略優化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從全局出發,充分地考慮地理知識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且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踐能力,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考查和引導,加強學生的地理學習核心素養,豐富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也要引導學生了解,區域發展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引導學生通過區域發展記錄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從而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教師也要根據學生所描寫的觀點來進行綜合性的考核和評價,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評價當中更好地樹立地理學習的自信心,強化學生的地理學習動力。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當中應用分層教學,整合教學評價方式,豐富教學評價策略,在評價過程當中能夠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進行綜合性的比對和考核,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深度學習能力,為學生創設科學的發展目標。
五、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發現,在高中地理分層教學與整合實踐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靈活掌握地理知識,為學生的發展與學習指明方向,同時要將課堂教學活動延伸至課后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應當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分層教學與整合在三維教學目標中予以體現,凸顯地理知識與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學以致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靜.高中地理分層次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7(6):75-77.
[2]應永平.分層教學與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實踐探索[J].人教網,2018(6):142-144.
[3]蘇少敏.農村高中地理課程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7(8):154-155.
[4]王東輝.分層教學與整合在高中地理中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8(6):75.
作者簡介:
裴歡,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