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唱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和音樂的表現力。本文圍繞如何構建優質的初中音樂課堂,在優化教師授課手段、鍛煉學生歌唱技巧、增加學生實踐訓練等方面吸引學生投入到合唱音樂課堂中,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加強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技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2.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合唱教學包含音樂領域的多種原理與聲樂技巧,是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音樂知識的主要途徑與手段。在初中音樂的課堂中,需要加大對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在保障學生共同參與的基礎上,加深其對音樂的理解與感知,鍛煉他們的音樂鑒賞力,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發揮出音樂教學的最優效果。
一、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合唱意識
(一)分析作品
在課堂合唱練習時,需要對歌曲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歌曲的具體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對合唱聲部類型的分析主要有兩方面。其一,主調性。在于襯托主旋律,支撐低聲部;其二,復調性。針對每一個聲部都有橫向的發展,聲部的重要性相同,可以在音樂中聲部的進入處給予學生提示。比如在進行主調性合唱的曲目中設計類似練聲,在練習聲部中有復調性的曲目時,可以加入卡農練聲曲,使學生在練習時熟悉聲部之間交替的方法。加強作品練習的針對性,可以幫助鍛煉學生的合唱意識,強化教學效率。
(二)合唱呼吸
合唱既包含很多人利用不同聲部,使聲音的表現力更加豐富,還包括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合唱是一個整體,需要聲部之間互相配合,在分配好角色與任務的條件下,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在進行合唱練習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節奏、音準,還需留意發聲、呼吸。在課堂講解和練習時需要強調這些要素。例如在合唱曲目《保衛黃河》中,一聲部合唱后需要二聲部進入時,教師需要給學生留有氣口,使學生自己了解歌唱時呼吸的方式,保證整個合唱團隊的呼吸順暢度。若只是單方面指導二聲部進入演唱,呼吸不夠協調會導致演唱效果不協調。因此,在合唱練習中教師需要將氣口的位置告知學生。
二、加強技能訓練與合唱作品賞析
(一)技能訓練
所謂熟能生巧,在音樂合唱教學中,基礎的訓練是最重要的。教師需要在每堂課的訓練中給學生留有練聲和視唱練耳的時間,也可以將其運用到新課的教學中。技能訓練需要由淺至深、由表及里。通過堅持練習,學生的演唱技巧將會有極大的提升。二聲部練聲曲需要從音程入門,逐漸增加難度,努力做到歌唱簡單動聽,激發學生的歌唱熱情。另外,在合唱訓練時需要加強學生對合唱指揮的動作信息的學習。比如在學習《大海啊,故鄉》時,需要結合合唱指揮的訓練,在歌曲學習中,指導學生對合唱指揮的動作手勢充分了解,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指揮動作進行練習,詳細指導其中細節部分:合唱指揮的左手代表高聲部,右手代表低聲部,在指揮的過程中,右手略低于左手,指揮的動作幅度需要圍繞歌曲的感情是否高漲展開。對于合唱指揮的知識需要教師詳細講解給學生,保證其在充分了解指揮知識之后,在合唱活動中與指揮密切合作,相輔相成。
(二)作品賞析
舉辦音樂賞析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的合唱能力、合唱意識。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開展合唱賞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合唱作品的獨特魅力,喚醒其合唱意識,對音樂作品反復賞析的過程中,逐漸豐富自身對音樂旋律的感知能力,提升其音樂鑒賞能力。比如保衛黃河《黃河大合唱》選曲是一首經典的合唱歌曲,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將此歌曲作為案例,供學生們進行賞析,在學生聆聽的過程中向其普及歌曲的基礎知識與聲部組成,學生在反復賞析的過程中可以加深對該曲目的了解,在合唱訓練中可以演唱的更加熟練;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一些著名合唱團與交響樂團的演出視頻資料,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使學生直觀感受到指揮家是如何將靈活控制各個聲部的演唱,理解合唱為人們帶來的內心深處的震撼與感動,幫助學生體會合唱音樂的藝術之美。在品鑒活動中,教可以指導學生留意鋼琴等多個樂器帶來的多重聲部和聲效果,幫助其了解合唱若想呈現完美的效果,必須所有同學積極參與,相互默契配合。因此,音樂鑒賞活動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音樂曲目的表現形式的了解,樹立合唱意識,提高合唱實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初級階段,賞析需要保質,避免讓學生一次鑒賞過多的歌曲,反復播放同一首歌曲,供學生反復欣賞,防止由于欣賞歌曲數量過多而導致知識消化不充分。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歌唱知識的動力與情感支撐。在音樂合唱教學中,許多同學由于排練過程單一枯燥,喪失學習音樂的興趣,無法使合唱練習順利完成。因此,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展開合唱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為教學基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中,幫助學生感受合唱音樂的獨特魅力,鍛煉音樂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合唱曲目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詳細情況。比如,在講授《唱臉譜》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講解臉譜的由來、花樣、顏色的含義等,幫助學生了解京劇臉譜以及京劇曲目等知識,加強學生對京劇唱腔韻味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演唱熱情。帶領學生學習這首曲目,再進行合唱訓練。利用介紹背景和相關知識的普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積極融入進來。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舉辦小組合唱比賽,培養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力,提高他們的歌唱水平。比如在講授《大海啊,故鄉》時,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這首曲目,讓學生了解其中的韻律、節奏、力度、情緒,快速帶領學生進入教學狀態。再為學生介紹歌曲的背景資料、演唱特點,帶領學生反復練習,最終熟練演唱。在練習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組,對每組學生在歌唱中遇到的氣息、節奏等問題作出指導與點評,選擇出演唱最優秀的一組。這種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積極參與演唱練習,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調動其合唱的積極性。
四、指導學生掌握合唱技巧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需要傳授一些合唱技巧給學生,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合唱要領,在合唱練習中發揮自己的水平。一些合唱學習的理論性知識比如分聲部的知識、曲譜的把握、節奏的控制、發聲的技巧等都需要學生充分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變換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合唱水平。比如在《讓世界充滿愛》的學習中,先播放這首歌曲的音頻,幫助學生對曲目的旋律、節奏、感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再為學生講解歌曲中的組成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敘述式,第二部分為吶喊式,第三部分為悠揚式,主旋律在第二部分。隨后引導學生對歌曲進行多次練習,幫助學生熟練把握其中的演唱要點。指導學生對第二部分集中合唱訓練。為了達到合唱效果,可以安排男同學在第二部分的演唱中帶入慷慨激昂的情緒,在訓練之前為學生講解合唱技巧,達到“眾人合一”的目標。在日常的合唱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彈琴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發聲練習,在訓練中講授控制與運用氣息的方法。對于某些同學氣息短或者不會穩定氣息的情況,指導學生利用嗓部的高位置演唱,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習慣與理解的方法進行合唱練習。對女同學的高音指導中,注意以假音帶動真音,防止不正確的演唱方法對聲帶進行損壞。利用鋼琴的伴奏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曲目的節奏、音準,有效完成合唱練習。在課堂練習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中的小問題進行糾正與指導。通過對學生歌唱技巧的講解,可以提升其歌唱水平,為課堂合唱練習提供方向,加強合唱教學的效率。
五、加強理論知識學習
合唱理論包含節奏的基本要素、曲譜的基本理論、發聲的技巧理論、分聲部的基本理論。在音樂課堂中,教師需要將整套合唱知識系統的講授給學生,避免碎片化教學導致學生理解吃力,幫助其完整的掌握知識。由于理論知識講解起來比較無聊枯燥,容易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倦怠感,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具體化,方便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必要時可以通過加入一些小的課堂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六、增加實踐機會
由于實踐是確保理論知識充分吸收轉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理論學習之后為其安排一些課外合唱活動,鍛煉學生的合唱水平。比如在國慶節期間,在班級開展一系列歌頌祖國的合唱比賽,比如《愛我中華》《我愛你、中國》《啊!中國的土地》等。通過積極開展一系列的歌唱比賽,喚醒同學的積極性與競賽精神,在實踐訓練中幫助教師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各方面的問題進行指導,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校外歌唱比賽,聯合其他學校在各體育館、廣場一同進行歌唱類的演出等,增加學生的實戰機會,提升合唱表演水平。
七、加強歌唱訓練
合唱教學的訓練需要合適的方法,不可沒有方向的進行。關于合唱中的音準部分,是合唱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加強音準的訓練,利用聲部單音訓練方法提升其音準,幫助其掌握曲目的節奏和音準,整體提升合唱隊伍的水平。比如在學習歌曲《化蝶》時,重點訓練學生的音準,可以將歌曲呈現出更好的效果。在聲部音準訓練中,關于聲部的單音練習,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負責高聲部,一部分負責低聲部,每個聲部在隨鋼琴演唱時,引導學生留意自己的音準是否符合鋼琴音準,鍛煉耳朵在合唱中的聽辨作用。同時歌唱注重輕聲富有感情,切勿大聲吼唱忽視聽辨鋼琴的音準。教師在進行訓練后,可以安排兩個聲部進行單音合唱訓練,例如一聲部唱“mi”,二聲部唱“do”,以此類推,各個聲部的同學在演唱自己的部分時,注意其它聲部的音準,在聽辨中保持自身音準,從而在合唱中提升自己的音準力。
八、結論
初中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由于學生理解能力、歌唱水平、接受知識的差異性,在合唱的過程中存在些許困難。因此,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加強音樂鑒賞教學力度、鍛煉學生合唱技巧、創造合唱實踐機會,幫助學生提升自身音樂素養,提升課堂合唱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子文.新時期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19):207.
[2]佟喜迎.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初探[J].學周刊, 2018(27):159-160.
[3]趙藝.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技巧及相關概述[J].北方音樂,2018,38(1):185.
[4]宋佳.初中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技巧及相關闡述[J].才智,2016(16):176.
作者簡介:張佩燚(1995—),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