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崢嶸 吳雪霞
摘 要:較強的邏輯性是數學學科的主要特點,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掌握提問的時機和技巧,進而提高提問的實效性。教師主要對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提問進行探討,旨在為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70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來說,課堂提問十分重要,無效的提問可能會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歧途”,而有效的提問則較好地鍛煉了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聯想能力,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那么,如何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呢?
一、精準把握提問時機
(一)在學生認知沖突時提問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而小學高年級學生思維主要是把實際形象當作主體,所以,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小學高年級學生常常會遇到比較大的阻礙,也就是出現思維受阻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數學教師應該對他們進行指引,在學生認知沖突時提問,促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提問
學生出錯在所難免,關鍵是教師在學生出錯的時候,應該對其進行適時的引導。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對問題理解錯誤的時候進行有效提問,能夠讓他們發現自己存在的錯誤,并及時改正。除此之外,小學生出現的錯誤常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數學教師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進行有效提問,能夠讓他們重視此問題,并且幫助他們掌握準確的解題辦法與學習方法。
(三)在舊知識與新需求接軌時提問
通常情況下,小學數學多個知識點之間都存在相應的關聯,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應用已有知識實現未知問題有效解決的能力。在舊知識與新需求進行接軌的過程中提問,能夠讓學生對舊知識進行鞏固,對更多的新知識進行熟練掌握,并且對其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全面的了解與體會,最后建立完善的數學體系。
二、精心設計提問內容
(一)提問的內容應該具備目的性
小學數學提問的內容應該與課本內容息息相關,應根據教學的目的及其重難點開展。所提出的問題主要是為課堂教學進行服務,并且教師的每次提問都應該立足于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他們可以對新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對舊的知識點進行鞏固,進而實現數學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二)提問的內容應該具備啟發性
小學數學教師所設計的提問內容應該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思維,指引小學生進行探索與發現。例如,在講解“使用分數對半個蛋糕進行表示”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啟發性的提問:“半個應該使用怎樣的分數進行表示?你們能夠使用之前學習過的數對半個蛋糕進行表示嗎?”指引學生利用之前學習過的數對半個進行表示,進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提問的內容應該難易適度
小學數學教師在內容提問方面應該考慮難易適度的情況,進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難,學生便無法對其進行解答,打擊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教師在問題的提出上應該比學生實際的水平稍微高一點,讓學生的能力與知識得以全面發展,只有這樣的提問才能夠形成比較好的課堂成效。
三、靈活應用提問技巧
(一)提問形式多樣性
課堂教授內容不一樣,教師所使用的提問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教師要依據教學的差異性內容,根據不一樣的需求對提問內容進行設計。第一,懸疑設計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二,導趣性設計問題,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第三,梯度性設計問題,有效降低學生問題回答的困難程度。第四,巧變性設計問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總而言之,教師無論使用什么樣的辦法進行提問,都應該先進行提問,之后再讓學生進行回答,這樣大部分學生便會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
(二)明確提問的語言
嚴謹、簡潔是數學語言的主要特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注意數學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應該和學生的認知特征進行結合,使用自然語言精練準確地進行問題表述。
(三)熟練掌握候答時間
候答時間主要是指教師在提問之后為學生所留的思考時間。數學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不應該著急讓學生進行回答,應該為他們留夠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通常情況下,等待三秒的時間最佳。當然,也應該依據提問的困難程度確定候答時間。在教師增加等待時間的時候,課堂便會出現十分明顯的改變。例如,學生可以給出詳細的答案,做出更多的證明,有效增強了學生的成就感等。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中,一方面應該重視科學性,另一方面也應該重視藝術性。數學課堂的氛圍是不斷變化的,其提問應該展現獨特性。只有數學教師做好有效性提問,才能夠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耀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6(3).
[2]邵小娟.小學數學提問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研論壇,2016(5).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馬崢嶸(1982.6— ),男,漢族,甘肅靜寧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吳雪霞(1984.9— ),女,漢族,甘肅靜寧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平涼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有效性提問的思考與探究》(立項號:[2018]PLG3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