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摘 要:主要介紹了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策略,包括設置開放式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合理應用教學技巧,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開放式教學;核心素養
美術是小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學科,該門課程除了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其創造力之外,同時還可以有效熏陶學生的性情,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其藝術價值取向。因此,教師在日常美術教學中除了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巧教學之外,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興趣。
一、設置開放式教學模式
在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互聯網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而傳統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知識容量以及知識類型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此教師可以選擇開放教學模式,積極吸收其他的美術資源實施美術教學。在當下這個時代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校外美術資源,包括校園、公園以及民間藝術、建筑藝術、美術館、博物館等,可以參觀標志性建筑物,了解如磚雕、石雕、木雕等帶有藝術特色的資源[1]。
在小學美術課程中,教師還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發展特點。小學生的好動性較強,自制能力相對較差,為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十分安全的地點進行授課。例如可以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參觀民間的建筑,學生在生活的藝術氛圍中,充分感受藝術氣息,加深對日常生活的領悟。讓學生在參觀中深刻了解美術起源,感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美術理解力,培養其良好的審美能力。
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美術教師在教授學生美術課程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美術本質其實便是創新,對于美術課程而言,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在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時,應該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式,引導學生聯系相關信息進行思維發散,不斷聯想。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除了課本內容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科技引入校園美術課堂當中。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畫科幻畫內容時,學生往往會受到認知的局限,畫出的作品盡管各不相同,色彩也很豐富,但是內容簡單,缺乏創新,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科學引導學生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啟發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接觸科學、探索科學、發揮想象力,讓科學技術與繪畫進行合理組合,引導學生應用科學創作不一樣的作品。這樣不僅提高了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評價也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評價可以推動學生持續向前發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強化學生的美術素養。不管是在學生創作還是在學生展示作品成果時,教師都需要適當給予學生鼓勵和贊揚,使其在學習美術課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存在感,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創作熱情。教師需要從學生角度入手深入思考相關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所接觸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廣泛,任何客觀事物都有可能變成學生的描繪對象。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鼓勵學生,合理評價,避免流于表面形式,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比如,部分學生對傳統宣紙所產生的浸染效果產生興趣,激發了其動手欲望,為此教師便可以肯定其熱情,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操作平臺,給予有效指導,將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引導其多做嘗試,積極學習新知識,提升自身藝術素養,充實美術知識[2]。
四、合理應用教學技巧
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合理應用教學技巧,因為單純通過語言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產生乏味、枯燥的感受,喪失原有的學習興趣。而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開發學生的創造性。
教師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適當創新美術教學活動,比如教學漫畫動物創作,要教授學生繪畫各種可愛的漫畫動物,先帶領學生去動物園進行參觀,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和了解,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播放動物相關的電影、視頻等,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動物形態,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動物特征。同時也可以鼓勵部分養小動物的學生分享交流動物趣事,隨后在充分掌握動物特征的條件下,指導學生針對動物繪制動物漫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先進教學手段,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見其形、聞其聲,提高美術教學趣味性,吸引學生關注,加深其生活感悟,為此教師需要合理應用。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師的職責便是為學生學習美術提供科學指導,為此需要教師積極創建良好的氛圍,為學生提供美術創作的優質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信心,增強學生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高峰.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7-8.
[2]陳瑤.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210-211.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