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逐步影響到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背景下,小學語文正逐步推進了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發展。在信息產業大環境的影響下,混合式學習將網絡體系和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實現了多空間、多元化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混合式教學
近年來,信息產業迅猛發展,各行業逐漸實現了信息化發展。教育產業相關產品和設備逐漸升級完善。信息技術已經讓教育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師生關系和教學模式發生重大變革。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混合式教學逐漸得到了認可。業內專家認為這是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的新型學習方式,值得各地區大范圍推廣。該模式下,“教”與“學”的要素需要進行整合優化,保證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各地區實踐結果表明,混合式學習可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需求,大幅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 前期預習、資源導學
課堂教學之前,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影響因素、學生個性化需求等方面進行整合分析,靈活借助信息技術、微視頻資源等確定教學方案。提高操作方法的合理性,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將講課、感悟、評價等融為一體。促進學生自主利用電子書包來發現新知識,結合學生個性化需求靈活運用各種電子資源,這一舉措正好滿足“智慧教育”中尊重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理念。
如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大還是小》中,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在平臺上預習,了解“大”與“小”的概念和差異,結合示范朗讀進行課文通讀。自主記錄對“大”和“小”的理解。課堂上便可根據個人理解和想法用一句話說明自己對大小的理解。如“大象大、螞蟻小”;“媽媽面前我小,妹妹面前我大”,這種相對性的比較更能讓學生理解課文主旨。類似導學活動意義較為突出,更符合智慧教育中“個性化見解”“個性化體驗”的要求。
資源導學高效利用了電子書包、信息平臺等新工具,利于學生自主拓展思維,根據知識點難以來進行個性化學習,這種自主化教學更加符合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
二、 自主學習、互動交流
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表達、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學生必須構建一個感悟教材、體驗樂趣的過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需要借助多維化、智能化平臺為載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測試,并反饋個人體驗。同時善于和同學進行交流總結,實現思維碰撞,這一方法會較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體驗。
如部編版一年級口語交際的《小兔運南瓜》中,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運回家?為什么?學生可先自己思考,完成自學、自主表達的過程,然后跟同學進行交流和互動。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是旁觀者,需要及時進行組織引導,采取小組交流的狀況較為合理,在小組意見基本形成規模的情況下,讓代表進行表述。然后由小組成員進行修正、補充,從而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這種思維碰撞的過程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利于新知識的引入、舊知識的復習。學生深度討論,完成了自學、互學的最終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屬于體驗課堂,借助“辯論”“想象”“補充”“質疑”等操作可快速提高學生體驗。學生在“互聯網+”的大形勢下,獲得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形式。
三、 總結評價、拓展思維
小學語文混合式教學中,需要及時進行總結分析、歸納探討,這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一方面進行課堂內容的歸納,另一方面可讓學生及時進行拓展、延伸,向更高更深的方向進行思考。了解整個學習知識體系的脈絡和發展,從而實現鞏固框架結構、發展思維體系的目標。這是提高學生個人能力、綜合素養的重要環節。
如電子書包便是“互聯網+”模式下常見的終端設備,對學生學習總結發展能起到了支撐輔助作用。電子書包可及時進行學生錯題集合,達到自動匯總的目的。這是學生鞏固學習內容、復習知識框架的重要載體。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大量生字、拼音,學生借助電子書包的特殊功能可更快更高效的進行總結復習。再如學習《升國旗》一文中,學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講述自身體驗,并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班級所有同學共同完成升國旗中敬禮的動作,這對升華學生情感體驗起到了積極影響,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達到了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目的。
總結過程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環節,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程,一方面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總結了所學知識,另一方面利于學生加深語文素養,更加有興趣的投入新內容的學習。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個完成測試、反饋、評價的重要環節。
綜上,“互聯網+”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提出了創新性理念,利于教師和學生體驗更美好的教學體驗,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可更好的體驗新時代下核心素養培養的優勢。結合信息時代條件下“互聯網+”智慧教育的發展模式,教育人員必須更加深刻的理解課程資源、軟件系統、設備設施等內容。這對混合式學習方式的發展具有保障性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華.異地交互下的混合式學習——以《漁夫的故事》為例[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8(Z2):33-34.
[2]何珊.基于移動終端的混合式學習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黃珊湖,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安海鎮下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