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芬
【內容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學生的全面發展越來越受到關注,各個科目教學方式也都在發生改變,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相應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 創造性思維? 能力培養
引言
高中生身心和智力的發展已經較為全面,這對于學習是有幫助的,但是,高中生的學業壓力也是巨大的,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基本圍繞“高考”展開,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都講求效率,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更是需要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和創造性的思維,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品質,在這之前,首先要清楚創造性思維對學生的意義和影響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一、影響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
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學習對學生提出了具體要求,高中數學具有邏輯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自主探究和發展學習,具體來講,影響高中生創造性思維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是學科特征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數學學科和高中階段的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在日常學習中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模式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從概念的理解到問題的解答,是一個運用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二是學生的個性發展有所制約。高中生在身心和智力的發展方面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很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思維模式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具體到數學學科,還需要教師做到有效引導,才能幫助他們更好的形成創造性思維模式。
三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與教師的教導是密不可分,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才能高效的形成創造性思維。
二、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過于重視教學結果
由于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增大,教師要提高教學效率,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可能多的學習知識,因此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引導學生探究答案而忽視探索過程,探索和學習的過程正是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創造性思維。
2.教學方法需要完善
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夠高效,反之,不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沒有幫助,也有可能不利于學生發展,從而養成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
三、創造性思維高中生的意義
1.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率解決數學問題
由于以往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果的影響,一些高中階段的學生讀數學產生了抵觸情緒,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鍛煉出靈活的思維,在后期學習中感覺數學越來越難,一些教師針對此問題提出了“題海”戰術,但只有創造性思維才能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
2.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學習
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文字、圖表、公式和概念的學習促進了思維模式的形成,如果教師有效引導,學生具有了創造性思維,那么學生在學習物理、化學這一類有數學理論的學科時就能夠將幾者之間聯通起來,更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3.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
良好的學習效果和愉悅的氛圍是支撐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有了創造性思維,在解題效率和學習效果上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因此感到身心愉悅,這能夠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體會到數學的學習樂趣之后,學生會將這種樂趣帶到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使所有科目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這樣有助于減輕學習壓力,更能夠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
四、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1.培養觀察能力
良好的觀察能力是掌握知識的基礎,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也需要通過觀察從而發現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通過觀察才能更好的推理,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為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打下基礎,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探究學習,積極思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意識。
2.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數學學習離不開思考和實踐探索,在實踐中驗證由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答案,是數學學習的一般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教師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運用創在性思維給出答案,再進行實踐探索,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來做引導,利用問題做引導有多種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教學,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嘗試利用多種方法解決,也可以將問題做成探究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集思廣益,以給予自身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