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麗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了激活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利用對話展開教學,以實現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對話互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思考,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數學;對話;課堂互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越來越不適應現如今的學生和教學,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可以采取對話式教學模式。
一、小學教學對話教學模式內涵解讀
研究對話教學,需要先明確“對話”的內涵。對話指不同的主體運用語言這一工具,實現彼此的意見交換以及情感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雙方處于彼此對等的地位。對話教學法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其交流的主體為授課教師與學生,二者借助平等的對話交流方式,實現知識層面的溝通。學生在交流過程之中,能夠實現對其所不理解的數學問題的求解,教師在交流過程中,能夠為學生進行解惑,并且從中掌握學生的實際學情。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在對話教學模式中,授課教師與學生應當彼此處于平等狀態,即:教師不再是課堂的掌控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雙方完全處于平等的地位,唯有如此,學生方能將自身對數學知識的不解向授課教師和盤托出,使教師真正了解學生存在的疑惑和不足,這樣也將凸顯出學生在小學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對話教學
1.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
在采取對話教學模式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授課教師與學生彼此處于平等地位,授課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傾聽者,這便預示著對傳統教師授課理念的突破,也就是說,通過這種師生平等地位的構建,將讓雙方能夠彼此敞開心扉、暢所欲言,授課教師不再完全獨立地掌控課堂,而是與學生一起徜徉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之中。
2.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互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開展對話教學,學生之間的對話非常有意義,學生之間的對話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記憶力。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思考問題,能夠對問題有自己的獨到、深刻的理解,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更能夠收獲對知識的不同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敢于質疑,敢于表達。
3.師生與教材的對話、交流
通過將對話教學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也使得教師能夠與教材實現對話、交流。原因在于,教材并非僅僅是承載了數學知識的紙質載體,而是承載了教材編撰者數學理念和數學觀點的載體。有鑒于此,授課教師應當通過對教材的深入鉆研,洞悉教材編撰者的寫作意圖,分析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而達到梳理完善教學脈絡的目的。
三、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具體應用方法
1.利用對話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
在對話教學模式下,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并非僅僅是通過提問與作答來完成的,而是雙方理性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授課教師應當改變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能夠以親切、平等的態度去接近學生,對學生進行悉心的指導,從而讓學生對授課教師產生認同心理和信賴心理,當達到這一條件時,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溝通、交換意見看法的諸多障礙將不復存在。授課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正確方式,注意把握自己的用詞,不能對學生使用質詢的強硬語氣。在學生無法正確作答時,授課教師必須保持足夠的耐心,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或者采取對學生引導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走出困惑,正確作答。在學生對授課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提出不同的見解時,授課教師也不得濫用自身的教師地位去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應寬容地對待學生,幫助學生發現其所闡述的見解中存在的紕漏和不足,如此將讓學生對授課教師心服口服。
2.利用對話促進教師、學生、教材三位一體
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教材是教學的載體和工具,這三者能夠實現一體對話,則會大大提高教學效率。為此,教師應注意這三者的有機結合,不僅要與學生對話,還要引導學生與書籍對話。教師根據教學對話提高設計要求,從而幫助學生學習,指導學生課前學習,讓學生與書籍進行早期對話,而教師備課,找出教學的難點,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難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問題。
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時候,教師首先讓學生參閱教材,理解文本,在教材中探索如何正確地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然后開放生生對話空間,要求學生同桌之間進行交流,討論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出學生一些引導,或者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判。
3.鼓勵學生開口表達并在討論、溝通的過程中形成認識
小學生對傳統的講授法較為排斥,這同其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是息息相關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成為授課教師的一言堂,學生所能做的只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下降,也讓學生喪失了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之中所應當享有的主體地位。因此,授課教師要認清學生是課堂主體,這樣將確保教師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夠圍繞學生來展開,從而讓學生的聽講注意力變得集中,使學生在數學素養方面有所增益,而對話教學便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
如筆者在為學生講解三角形這部分知識內容時,使用小木棍做出幾個幾何圖形,分別為矩形、梯形與三角形。其后,筆者要求學生在思考后作答:哪一個幾何圖形最為穩定?當學生展開討論時,筆者來傾聽學生發表的見解,并結合其表述給予適當的指引,如此一來,學生最終認識到,三角形具有超穩定性的特點,這是其他幾何圖形所不具備的。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筆者采取了對話教學模式,即筆者不會直接為學生揭示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對學生的逐步引導,幫助學生發現真相。
4.利用對話引導學生思考
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學生所能做的僅僅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和布置去完成學習任務,如此使學生的思維呈現出固化的態勢。而通過對話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學生在發表自身觀點和見解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鍛煉,看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以分析,由此也讓學生逐步具備了舉一反三的推理能力。
數學課堂要想生動、有效,富有生命力,必須要實現教師、學生、教材之間的對話。對話能夠促進交流互動,能夠激發思維火花。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數學對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所以,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對其進行探索,尋找更加有效的方式來開展對話教學,從而使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學生的數學成績能夠得到有效提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玉東.核心問題引領: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理性追求[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01).
[2]田麗華.淺析小學數學對話式生態課堂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09).
[3]潘婷婷.關于新課程下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2).
[4]孫振熙.談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的實踐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6).
[5]張香.生態課堂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對話式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09).
責任編輯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