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不僅要重視化學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互動式教學可以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從而使教學水平達到預期的目標。本文通過分析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提出互動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互動性教學;實踐;探索
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教育要以學生為本,不能將學生當作灌輸教學內容的對象,并且對教育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想要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積極應用互動式教學,以此提升教學質量。
一、 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相信大家都知道,化學知識包含許多化學反應公式、化學符號,等等,學生都是第一次接觸抽象的原子、分子等知識,如果教師只是
一味地要求學生記住這些知識,容易讓學生有一種厭倦感。因此,教師可以將互動式教學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這樣就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可以讓學生在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時,聯想到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例如:“為什么白醋能夠除垢?”“為什么酒精能夠消毒?”等等。由于學生對其原因是不了解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互動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這些現象。然后,教師結合課本知識向學生講解,而且做一些富含趣味的小實驗,這樣就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從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引入所學的化學知識。其次,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初中升高中考試中,化學實驗是化學科目必考的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講臺上做實驗,學生在座位上看。然后,教師要求學生在本子上記錄實驗步驟及實驗現象,這樣就會顯得枯燥乏味。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取互動式教學法,其主體是學生,所以應該引導學生自己主動整理各個實驗步驟,并且動手做實驗。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這樣做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 互動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一) 創建互動交流的化學教學情境
教師在創建教學情境的時候,應該以實際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為出發點,符合教學內容,而且依靠富含趣味性的情境和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這樣說,不管什么科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情境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想要確保互動式教學得到有效開展,必須要從創建教學情境的角度為切入點,把情景和互動相結合,以情境為前提,以互動為主要推力,盡可能提升初中化學互動式教學的價值。比如:教師在講解“氧氣”的時候,為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嘗試著創建這種互動教學情境。首先,教師讓學生將自己提前準備好的塑料袋拿出來,而且要求學生對于各自的塑料袋進行吸氣和呼氣。然后,教師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各個成員進行相互交流與探討。在交流中,小組成員可以扮演“科學家”的角色,談論“為何閑置時間長的金屬材料出現質量降低的情況?”類似于這樣,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創建互動教學情境,既能夠使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從而實現互動教學的大幅度提高。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互動教學
當前,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許多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逐漸運用多媒體技術,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抽象化的化學知識轉換為直觀生動的問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將多種感官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比如:教師在講解“石墨與金剛石”的時候,可以在計算機網站上查找一些與石墨、金剛石的有關動畫、圖片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應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以往教學模式的制約,在教學情境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 在教學中引入生活案例
互動式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找到適合的教學方式,轉變以往教師的沉悶教學狀態,使學生能夠變得更加活躍,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并且由于初中化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習難度較大,如果教師只是完全照搬課本上的知識,學生是很難全部掌握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合理運用語言技術,依據生活經驗中的各種類比化學原則,通過具體的事物來聯想出相對抽象化的內容。比如:教師可以以學生為例子,向學生介紹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者之間的區別。比如可以舉這樣的例子:媽媽從布店買來一塊布,裁剪了一下,給你做了一件衣服,就是物理變化。而爸爸在抽煙的過程中不小心碰到了這件衣服,把衣服燒焦了一塊,這就是化學變化。
一般來說,學生都很難分清這兩個概念,經過教師的這種講解,學生就會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開始展開無限的聯想。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介紹關于自己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這樣學生就會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或者教師在講解鈣元素的時候,可以將讓學生提前從家里帶來有污垢的水壺。然后,在課堂上將學生劃分成小組,讓他們經過探討和交流,提出去除水壺內污垢的解決方案。最后,教師依次讓每個小組派出代表根據小組所制定的方案做實驗。這時,教師也可以將不同的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讓學生可以了解到水壺內污垢中鈣元素的化學反應基本原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降低教學的嚴謹性,鼓勵學生在研究問題時從多角度來考慮,這樣學生才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真正實現互動式教學。
三、 結語
將互動式教學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可以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化學的魅力。并且教師也可以采取創設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技術等方法來實行互動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學生的特征及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互動教學方法,以便于充分發揮出互動教學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孟昭建.互動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2015(12):72+74.
[2]劉蘇亦.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嘗試[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1):45.
[3]陳新斌.初中化學采用互動式教學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中),2015(10):39.
作者簡介:劉敏,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王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