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敏 郝勝男
摘要:對外漢語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語言交際能力。漢語口語課貫穿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始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任務式教學法注重通過多樣的課堂活動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任務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這一特點正符合漢語口語課的教學要求。將任務式教學法與漢語口語課相結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的互動性,使得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初級口語課堂 任務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H1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2-0135-02
一、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一)任務型教學法的界定
任務型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在英國興起的一種通過教師設計具體的,帶有學習目標的課堂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的一種新式教學法。[1]任務型教學法中的任務主要由五個部分組成[2],具體包括:教學目標、輸入、活動、師生角色、環境。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
(1)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扮演課堂的主要角色,課堂的學習除了教師的講解外,更多的是依靠學生自己的探索。學生在接收到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針對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并根據教師所給定的信息對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務內容進行構思、設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始終扮演著主要的角色,而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在必要的時候為學生提供幫助。除此之外,任務型教學法的任務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且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任務。[3]
(2)學習主體通過合作來進行學習。任務型教學法注重合作探究。任務型教學法經常采用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小組的每個成員之間需要相互配合,一起來完成任務。即使是以個人為單位來開展活動時,學習者也需要就任務的相關內容與他人進行探討以使自己更加明確如何完成任務,當自己遇到問題不能夠獨立解決時,也需要向他人求助。
(3)重視個人經歷。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以往的學習經驗以及生活經驗。教師在布置任務時,學生需要借助以往所學知識來理解教師的話語以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就任務與他人展開討論時,需要借助以往所學過的表達方式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對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展示設計時,要依靠正在形成的漢語思維來思考,同時,必要時也需要借助曾經學過的語言知識。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
(1)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任務型教學法中的任務設計要求從實際出發,盡可能地貼近生活,使學習者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運用所學知識。設置這樣具有生活氣息的交際情景,可以增強活動的可信性,使學習者產生共鳴,從而有去完成任務的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設計一個“問路”“點餐”之類的話題,可以讓學習者覺得很真實,在現實生活中會真正遇到,于是就有去探索、去實踐的動力。
(2)有助于訓練學習者的綜合技能。任務型教學法并不拘謹于某一單一的活動形式,而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對學習者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綜合訓練。任務型教學法主張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增加學習者之間的合作交流,并通過這樣的形式為學習者提供一個思考,表達自己的機會,使學習者可以在具體的活動中得到對各項技能的訓練。
(3)有助于增強課堂的互動性。任務型教學法區別于其他教學法的最大特點便是注重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基于這一特點,任務型教學法在進行任務設計時會更加注重活動的交際性,而這樣的活動設計可以促使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地與老師或者同學進行交流探討。這樣一來便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級口語課中應用的可行性研究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1)學科基礎方面的可行性。對外漢語教學的最終教學目標是使學習者掌握漢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并能夠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對學習者綜合能力的訓練,而任務型教學法恰好符合這一要求。
(2)教學環境方面的可行性。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而這一目標要求與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模式相契合。任務型教學法強調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自主性,使學習者在學習中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初級口語課中應用的可行性
(1)基于口語課課型的可行性。任務型教學法注重實踐,所以適用于操作性較強的課程類型。漢語口語課注重對知識的具體運用,注重培養學習者的漢語表達能力,所以漢語口語課不僅要求學習者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習者能夠準確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的交際過程中去。漢語口語課的這一教學特點為任務型教學法提供了可發揮的空間。
(2)基于口語課內容的可行性。漢語口語課主要是對詞匯、句型、語法點進行教學,并使學習者掌握應用技巧,能夠正確地進行交際。口語課與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在于,口語課更加注重實際操作。任務型教學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學習者對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解掌握后,便對其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操作訓練,使其有機會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交際之中。
(3)基于教學對象的可行性。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學所面向的教學對象多是沒有漢語語言基礎或者是漢語語言基礎薄弱的學習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學習特點、心理情緒等因素。任務型教學法主張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量身定做課堂活動。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原則
(1)從實際出發原則。第一,對任務的設計要從實際的教學需要出發,所設置的任務要涵蓋本課所學的知識點,不能盲目進行內容安排。第二,所設置的任務要符合實際生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接觸到,而不能脫離實際,設置缺乏真實性的任務。
(2)順序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要遵從順序性原則。第一,教師要根據本課的學習內容確定任務。第二,教師要對任務的實施步驟進行具體的設計。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各個環節之順承關系,確保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順暢。[4]
(3)交際性原則。任務式教學法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所以在對任務進行設計時要以此為出發點。
(4)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對于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任務型教學法緊緊抓住學習者的學習心理,將教學內容與學習者的興趣相結合。任務型教學法致力于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下進行學習與訓練,致力于將枯燥的教學內容以靈活的教學形式展現出來。[5]
三、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要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筆者將任務型教學法與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相結合只是初步的探索,并不能夠說明任務型教學法適用于所有的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各位教師還需要針對具體的教學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45.
[2]李暢.初級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5.
[3]盛炎.語言教學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320.
[4]李偉大.淺析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教學的原則和方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0(4):2.
[5]段李莎.對外漢語初級口語課堂教學技巧分析[D].蘭州大學,2016:15.
[6]崔鳳玲.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法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1999(25):3-4. ? ? ? ?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