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現代的小學生要想成為社會棟梁之材,就必須要全面提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積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精心設計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竭盡全力去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綜合能力;培養策略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那就是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未來社會中,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依靠單獨的一種能力在社會上立足,必須要依靠的是各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小學生因為年齡、心理等等主客觀因素的共同限制,數學教師必須要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經驗,就如何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與傳授,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要認識到一點,在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僅要學會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會學數學知識,換而言之,就是要掌握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要能夠自主進行學習,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教師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學,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小學生的學習方式,根據當前的教學實際和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和引導小學生掌握到正確的學習方式。數學學科和其他學科的學習是不盡相同的,小學生需要通過學習各類數學知識,掌握到學習的方式和規律,最終學會舉一反三,自主進行學習和研究。數學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學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要讓小學生逐漸摸索出各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而能夠進行整理與分析。此外,數學教師還可以在引導小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借助數學教學的方式,比如發現法、遷移法和閱讀學習法等等,引導小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與轉化知識點。以閱讀學習法為例來進行分析,針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數學教師要讓小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學會質疑:在“乘法分配律”當中提及的“兩個數”,假如換成是三個數或者是四個數是否也可以同樣適用?分配律中指的是兩積的和,假如換成“兩積的差”或者是“兩積的商”是否也適用?等等,就是要通過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小學生更加深入的思考與分析。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小學生的心理素質
小學階段,不僅僅是小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起始階段,更是小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小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會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數學教師作為基礎學科任教老師,必須要關注到這一點,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適時適當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和幫助小學生積極健康地長大成人。
當前,小學生群體就猶如溫室里成長的花朵,每天都被人呵護,沒有經歷過任何大的挫折和風雨,所以,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差的,這對于他們的學習是非常不利的,一旦他們在學習中遇到比較困難或者難以克服的問題,他們很可能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不愿意再學習。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承擔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全面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我建議數學教師可以從數學本身的特質和學科特征著手:
數學的真實性和嚴謹性是非常突出的特點,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小學生認識到這一點,讓小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思維的縝密性,在計算過程中,絕對不容許出現任何一點小的誤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小學生計算的嚴謹性,同時,也要培養小學生頑強拼搏和積極探究的精神,要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要學會依靠自己的力量思考問題,緊要關頭不放棄,遇到難題,要學會迎難而上,不屈不撓。
3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要想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多指導小學生來獨立自主地完成學習任務,久而久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來鍛煉和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數學教師可以針對課堂教學的內容,給小學生們布置自學的任務,讓小學生按照自己的要求來自學新知識和新內容,在自學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集中智慧,共同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做好標記,來請教老師,這是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渠道和方式。
舉例說明:在小學二年級的數學課程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學習任務便是乘法口訣表,數學教師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比如,在學完3和4的乘法口訣之后,可以暫停5的乘法口訣教學,嘗試讓小學生們來自主學習,數學教師可以提出幾個關鍵性的問題以供小學生思考:
小頭爸爸帶著大頭兒子去采摘園里面摘楊梅,我們來數一數他們一共摘了幾籃?每個籃子里面有多少個楊梅?一共摘了多少個楊梅?整理數據,完成統計表。小學生們根據統計表的內容回答數學教師提出的幾個問題:5+5=10或者2×5=10,這時,數學教師便可以要求小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討這個統計表中各個式子都表示什么樣的含義。最后,讓小學生們把提前準確好的木棒,以5只木棒為一組,擺出小傘的形狀,看哪個學生擺出的小傘數量最多,小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便會逐漸掌握5的乘法口訣規律。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絕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數學教師必須要緊跟教育發展的形勢,根據小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適時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培養策略,激發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以數學教學為基礎,重點培養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陶運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師版,2016.
[2]楊威.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
[3]李俊.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