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為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應用能力,很多教師都在數學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思維能力時要堅持教學手段靈活性、循序漸進和新課標標準等原則,以更好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及積極主動性。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當前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有一定的不利影響,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而且教學偏重講解。可行的培養方式包括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引導教學等。在后續工作中,教師應注意相關問題,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及學習能力。數學思維能力培養中,教師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觀察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這些都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了解能力;第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及思維性,所以很多知識點及抽象概念都需要進行畫圖和計算才能理解,有的甚至還需要到生活中或創建情境教學才能理解,所以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時需要進行情境教學、生活實踐和反復計算,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第三,能夠打破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多種限制。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加之受到學習環境的影響,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不佳,難以提高數學學習成績。而通過思維能力培養則會鍛煉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們打破了學習限制,提高了數學學習成績。
2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2.1數形整個,強化思維
數學的學習和其他的學科有一些不同之處,語文只要記一記背一背就可以理解可以學會,對于數學來說,理解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學好數學的條件就是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要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和連貫性,從而提高思維水平。
在一些知識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采取數形結合的方法,利用一些圖形或者和知識點有關的東西來展示給學生們,供學生參考,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通過這種方法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想象力,作用這種方法增加學生的思維深度,利用圖形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更加的靈活多變,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2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實踐
情境教學是現代教學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通過一定的過程和經驗可以看出情境教學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要想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創設一定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的場景之中,學生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整個的學習中,才能更好的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數學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驗證數學當中存在的真理,讓學生發展學習的樂趣,從而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就比如在立體圖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工具自己擺出相應的圖形,自己進行觀察,提升知識的立體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更好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學習當中的理論知識,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靈魂,給學生足夠的思維和想象空間,從而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
2.3聯系生活,聯系教學目的
數學最重要的還是要聯系生活,切合實際,因為數學當中的一些問題都和實際生活有著很多的聯系。在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列舉一些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也能聯系生活,更加深入的題解題目的意思,從而幫助學生尋找出正確合適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應用題的解決,很多的學生對于應用題非常的苦惱,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也無法正確解決這種數學問題,所以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轉變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也可以讓死板的數學問題變的更加的生動靈活,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從而提升學生數學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2.4從課堂提問入手,引導學生思考
獨立思考能力是體現學生思維的重要指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問題,對抽象事物構建自己的理解。小學生處于感性認知階段,對自己不敢興趣的事物參與程度不深,不會主動思考、積極鉆研,更不用談有意識地發展自身數學思維。同時數學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被動意識”,即學生在運用過程中往往不是主動的,而是自然而然的用數學思維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基于上述兩方面特征,教師可以從課堂提問著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會學生如何思考,以此初步發展學生數學思維。
2.5合理出錯,教會學生質疑
質疑是數學思維能力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效質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抓住問題核心,并提出合理猜想,在學習及問題解決過程中少走彎路。但質疑能力也是小學階段數學思維培養的難點,它不僅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數學底蘊與思考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面對問題能夠橫向對比、縱向發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故意露出馬腳,讓學生抓住教師的錯漏之處,教師再一步步反問學生,在學生面對教師反問仍能夠堅持自我意見并合理解釋,其質疑能力培養也就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2.6注重拓展,大膽創新
僅有思考能力與質疑能力還只是走在前人已經走過的路上,還不足以滿足學生數學思維培養需要,只有創新才是真正進步的靈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只有學生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才能突破阻礙。小學生雖生活經驗、知識底蘊不足,但其想象力豐富,教師要揚長避短,在教學過程中發掘學生潛力,以此實現創新能力的長足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應僅看到表象,應進行深入的研究,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讓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獨立于傳統數學被動學習之外,進而促使學生的學習知識學習更為靈活,并能夠充分地理解數學知識所表達的含義,同時要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讓學生愿意主動地學習數學與接觸數學,使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為學生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玉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初探[J].甘肅教育,2017(17).
[2]羅榮.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18).
[3]鄒綺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探析[J].中華少年,2018(07).
[4]金元芳.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華少年,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