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天橋
摘 要:中國進入了新時期,教育事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教育部非常重視課程改革,并且孜孜不倦地發展和推進。在高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越來越重視解題教學,因為解題教學是數學教學的靈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培養學生的解題思想,而在解題思想培養過程中,分類討論思維非常重要。分類討論是一種有效的解題思路,能讓學生領悟數學的內涵,提升數學解題的效率。對分類討論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分類討論;解題教學
隨著高中教學改革的深化進行,一線教育者都開始認識到分類討論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研究這類教學策略,筆者在下文首先分析了使用分類討論思想來解題的原則,然后對分類理念進行了探討,最后研究了如何促進學生掌握分類探討思想。
一、將分類討論思想解題原則合理地應用
1.同一性原則
分類討論思想的原則要同一,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參照相關的要求來進行,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分類的時候,禁止將多種分類方法同時應用。要使用恰當的分類討論標準,否則會影響教學的效果。教師在分類討論解題的過程中,首先應該確定好討論標準,以保證這個分類具有意義。
例如課本中有對三角形的分類,而且分類方法有多種,有按角分類和按邊分類,如果學生沒有搞清楚分類原則的話,就會將分類原則混淆,出現按邊和按角同時分類的現象,最后就會搞混概念,使討論結果出現錯誤。
2.互斥性原則
在分類討論的教學解題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分類討論觀點,比如,對一個題目進行分類討論之后,會產生多個互不相容的子項,這些子項互不相容,互相排斥,這就是互斥性原則。
3.層次性原則
有時在分類討論的過程中會出現層次性問題,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有的問題可以被劃分為一次類別,但是有的問題要進行多次分類討論,這些均由對象的性質所決定。多次分類討論原則被使用多次之后,就可以滿足問題的需求。但是有的問題非常復雜,使用分類討論思想之后仍舊是復雜的,這個時候可以使用二分法,也就是說,將問題討論進行外延,不斷進行分類,直到兩個對象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感受到極強的層次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訓練學生的分類討論原則思維,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不斷深入去挖掘題目中的分類討論
教師在高中教學解題過程中,必然要教給學生概率,想要學好概率,就必須奠定排列組合的知識基礎。在高考中,概率和排列組合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分值,它們既可以以單獨的題目形式出現,如選擇題,也可以和其他知識點結合起來,如導數和幾何,然后設置成大題來考查,而且這種大題通常難度較大。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必須對分類討論進行總結,整合分類討論的策略,在課堂上合理引導學生,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設一個集合S為5、6、7、8、9,要求學生找出S的兩個非空子集,分別為M和N,要求M子集中最大的數要小于N中的最小數,那么請問,一共有多少種選擇方法?”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師又在學生做題之前明確地告訴學生,要使用分類討論的策略來解題,這道題要計算選擇方法的數量,要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突破點,首先要研究問題給出的條件。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題目中給出了哪些條件?通過條件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學生的答案是:“首先可以確定的是M、N是非空子集;其次,題目要求M子集中的數值最大的數比N子集中最小的數要小。為了解題,要對題目進行分類討論。”學生理解了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從更深的層次來理解問題,關于集合的子集的取值有四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N最小的值是9,那么M子集就可以有15種選擇的方法,然而N子集的取值方法只有1種,就是9。第二種情況,N子集最小的值是8,M子集就有7種選擇的方法,而N只有2種;第三種情況,N子集最小的值是7,那么M子集有3種取法,就是M={5},{6},{5,6},N子集有4種選擇;第四種情況,N子集最小的值是5,M子集有1種取法,N子集有8種。一共有49種。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解題方向,將學生的知識整合起來,培養解題的素養。
三、幫助學生了解分類討論思想的重要價值
在分類討論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必須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分類討論思想的重要價值。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找到分類討論的原因。要注意為學生傳授適合的數學方法,通過實際的做法,讓學生在實際情況中領悟到分類討論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方法,遵循分類討論的原則。要注意將分類討論的策略整合起來,學生的思維應該具備邏輯性和思維性,提升推理和分析的能力,通過實際的解題過程,讓學生發現自身的缺點,感受到分類討論的魅力。
綜上所述,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數學,必須幫助學生掌握分類討論的策略,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學生提高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升.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分類討論策略[J].科技風,2017(5):12-13.
[2]張玉清.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分類討論策略[J].科教文匯,2017(15):65-67.
[3]張劉洋.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分類討論策略[J].科技風,2014(18):8-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