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萍 陳俊霖 高立琴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盡管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已經得到了重視,而且在應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應用模式方面還沒有進行有效融合,特別是“對分課堂”與“群文閱讀”缺乏有效融合,需要進行研究。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在簡要分析“對分課堂”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積極作用基礎上,提出了融合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對分課堂;融合應用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心理系張學新老師提出的一種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其特點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時間分配給學生,并以討論的方式進行交互式學習。群文閱讀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閱讀多篇相關文章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方式。盡管從總體上來看,群文閱讀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但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還沒有將對分課堂與之進行有效融合,制約了群文閱讀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既要深刻認識到對分課堂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的積極作用,而且也要進行系統設計,使對分課堂與群文閱讀能夠發揮綜合作用,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新臺階。
一、
對分課堂在群文閱讀中的積極作用
群文閱讀最顯著的特點是以多篇文章為閱讀形式,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思維更豐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群文閱讀的重要方向和目標,將對分課堂應用于群文閱讀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給予重視。將對分課堂應用于群文閱讀當中,有利于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由于對分課堂既能夠發揮教師“教”的作用,也能夠發揮學生“學”的功能,可以使“教”與“學”進行有效融合,特別是對于群文閱讀來說,由于涉及多篇章文章,教師在深入講解、有效啟發、問題預設的基礎上,將剩下的一半時間交給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互動閱讀和探究閱讀,能夠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群文閱讀更具有創新性,通過閱讀數量的不斷增加,進而達到“質”的飛躍,使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將對分課堂應用于群文閱讀當中,有利于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小學生注意力時間普遍較短,如果教師講滿一堂課,小學生很難消化和吸收,特別是對于群文閱讀來說,由于涉及面廣,盡管內容大體相同,但也會使小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通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使小學生有一半的時間進行自主閱讀,教師通過有效的設計和安排,比如引導小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交流互動等等,可以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也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二、
對分課堂在群文閱讀中的應用策略
(一) 科學安排群文文章
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要想使對分課堂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必須在科學安排群文文章方面下功夫,只有這樣,才能使對分課堂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教師授課與學生自學之間的關系,既要選擇那些小學生感興趣的文章,也要在優化組合方面下功夫,比如教師在進行動物形象描寫方面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尋找與之類似的文章,不僅在內容設計方面要具有相似度,而且文章篇幅也應當大體相當,《丑小鴨》《小蝌蚪找媽媽》《龜兔賽跑》等可以作為群文閱讀文章。教師在授課方面,應當重視思想性教育,使小學生深刻認識到閱讀文章的思想內涵,并且進行綜合分析,提升小學生的思想認識;學生在自學方面,應當更加重視拓展性,除了教師選擇的群文文章之外,也可以由小學生自行選擇一些文章,并進行交流、互動、分享,使學生在深化理解方面實現突破。
(二) 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將對分課堂與群文閱讀進行有效結合,一定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無論是在教師授課方面還是在學生自學方面,教師都應當進行有效的引導,努力使群文閱讀取得更好的成效,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形成科學的引導模式。教師運用對分課堂開展群文閱讀方面,要正確處理好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比如在教師授課環節,要堅持以課本為基礎的原則,將群文閱讀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而不能脫離課本這個實際,只有使學生對課本閱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基礎上,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群文閱讀。在學生自學方面,教師應當進行有效的引導,特別是要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群文閱讀文章與課本內容進行有效結合,著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拓展性。由于對分課堂有一半的時間交給學生,在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同時,也要加強課堂調控,保持良好秩序。
(三) 創新群文閱讀模式
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要想使對分課堂能夠起到更好的推動作用,一定要在創新群文閱讀模式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群文閱讀更具有針對性、特色化和互動性。在“互聯網+教育”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群文閱讀,特別是在學生自學環節,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教學內容,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Flash動畫片,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教師還要引導小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和感受記錄,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要對字、詞、句進行記錄,同時也要多設計一些能讓學生多多表達自我感受的機會,并且要讓學生閱讀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與同學分享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創新群文閱讀模式,還要更加重視對分課堂體系建設,只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可以在時間安排方面進行靈活處理。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創新性的閱讀教學方法,群文閱讀越來越受到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有力地促進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創新是進步的靈魂。在開展小學語文群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努力提升群文教學有效性,將對分課堂與群文教學進行有效融合,能夠使群文教學步入創新發展的軌道,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閱讀課堂的主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對分課堂與之進行有效融合,重點要在科學安排群文文章、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創新群文閱讀模式等諸多方面取得突破,促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余惠娟.淺析“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16-117.
作者簡介:
楊小萍,陳俊霖,高立琴,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大唐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