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待優生的數學教學是困擾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的問題之一,待優生影響著數學教學的效果。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數學待優生的教學,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引導,實現待優生向優等生的轉化。
關鍵詞:待優生;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策略
所謂的待優生就是成績比較落后,基礎知識不扎實,還沒有成為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待優生的存在是比較普遍的狀況,一方面是因為數學學科本身比較枯燥,理論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另一方面也和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教學,面對的對象不僅僅是一部分優秀學生,還要關注待優生,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一、 數學待優生的特征
(一) 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
數學待優生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對于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不愿意花時間在數學學習上面,導致數學學習成績比較差;數學成績差反過來又不斷降低數學學習的興趣,形成惡性循環。
(二) 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促進學習水平的提升,反之亦然。很多待優生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數學成績差,因為對數學學習的態度非常消極,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完成作業,敷衍了事。
(三) 對于數學課堂沒有融入感
很多待優生對于數學課堂的參與意識非常差,不注重課堂的融入。尤其是很多待優生在學習的時候只關注數學原理和結論,不關注探究和推理的過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停留在淺層,知識結構不成體系,數學學習沒有融會貫通。
二、 形成數學待優生的主要原因
(一) 數學教學方法單一
很多初中的數學教師采用的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課后學生主要是通過做練習題來鞏固數學學習。這種單一機械的數學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尤其是數學待優生的學習積極性。嚴重影響了數學的學習效率。很多教師對于學生不夠了解,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制定教學計劃并且掌握數學教學的節奏,忽視學生的需求。
(二) 應試教育的影響
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以應試為教學目的,所有的教學活動完全圍繞考試展開。這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勢必會傾向于以題海戰術為主的教學形式,不注重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蕩然無存。很多學校的數學學習都出現這樣一種情況:題目越做越多,學生的頭腦卻越來越僵化,數學待優生也越來越多。
(三) 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很多待優生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設定的目標過高,沒有考慮現實情況;部分家長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平時沒有嚴格要求;教育方法不當,過分嚴苛或者過分關切;家長本身的數學程度就比較差,無法指導孩子的數學學習。
(四) 學生的累積性差別
1.
基礎知識不夠牢固。數學待優生不是一天養成的,很多待優生是長年累月形成的,尤其表現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待優生的基本數學概念和數學定理掌握得就不夠牢固,而且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又非常強,前一部分內容沒有掌握扎實會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數學學習變得越來越困難。
2. 自學能力差。很多數學待優生的數學自學能力非常差,對于自己的數學學習情況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沒有在課后用功彌補的意識,學習比較被動
3.
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差。數學成績差,對于數學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很多數學待優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很差,不相信自己能夠學習好數學,消極對待數學學習。
三、 轉化數學待優生的策略
(一) 教師要革新數學教學觀念
教師是影響數學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日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教學水平,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教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關系的轉化,以學生為中心,注重與待優生之間的交流。了解數學待優生在學習中的困難,然后因材施教,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
(二) 培養學生的興趣
很多數學待優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創新教學手段。初中階段的學生喜歡比較直觀的數學學習材料,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直觀的學習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在學習軸對稱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投影儀上展示一些軸對稱圖形,然后以一種動態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軸對稱的原理,這種直觀的、動態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抽象的數學原理;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 幫助待優生樹立自尊心
自尊心是個人要求得到他人和集體尊重的情感,是學生努力上進、克服缺點的內部動力之一。自尊心一旦受挫,就會使人產生自卑感、軟弱感、無能感,這些又會使人失去信心。要保護和培養待優生的自尊心,首先要增強愛生情感;第二,要善于揣摩待優生的心理,正確對待待優生自尊心的表露;第三,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第四,要抓住有利時機培養待優生的自尊心。針對待優生每一微小的優點和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喚醒深藏在他們內心底層的自尊,為培養自尊心創造條件。
(四) 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取得優良成績的基礎。很多學生之所以學習困難,無不與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關。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提出不同的要求與希望。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前后知識之間的聯系點。如在學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來歸納總結出三角形相似的判斷方法。還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機會,使學生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課題”“閱讀材料”等都是很好的適合待優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素材。再適當開展合作學習,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讓學生深刻理解這些容易出錯的問題。
四、 結語
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就是要學校轉變教學思路,注重學生的整體教學水平,不能僅僅只關注數學優秀生,關注升學率。在待優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待優生的特征有一定的認知,分析待優生形成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逐步實現待優生的轉化。
參考文獻:
[1]陳航.關于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中待優生參與策略的研究[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8(18):23-24.
[2]隋振功.初中“生本化”差異教學的實踐[J].現代教育,2017(7):35-37.
作者簡介:
吳海娟,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