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揚
摘 要:將導學案運用于歷史課堂教學,能使課堂更開放,更有活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素養。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對運用導學案激活歷史課堂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導學案;歷史教學;教學質量;歷史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1-0084-01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這樣一句話:“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多學。”那么,什么樣的教育方法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呢?筆者認為使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導學案運用于歷史教學,能使課堂更開放,更有活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素養。
一、導學案的編寫
導學案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按照知識技能、實踐應用的原則進行編寫,一般可分為以下六個部分。
(1)情景導入。利用導言、回顧舊知識、創設情景等方法進行導入。上課前,通過“導學案”這一環節,激發學生思考和想象,引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之成為有效課堂教學的觸發器。
(2)建立目標。讓學生快速了解學習目標,包括記憶、掌握、理解和應用等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有明確的學習方向。
(3)自主學習。設置填空等形式的練習題,引導學生梳理基本知識點,構建知識結構框架。學生可根據導學案提供的線索瀏覽教材,對教材知識進行整體感知,還可以補充教材留白或在教科書的相應位置寫出答案,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合作探究。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共同討論一系列問題。例如:在教學“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一課時,教師可在合作探究環節,將本課內容分為四部分,每部分設計相應的問題。然后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探討其中的一個部分,并選擇一個中心發言人代表小組發言。各小組開展學習競賽,看哪個小組得分高。得分設定標準如下:每組基礎分60,設有獎勵分,如講故事、讀圖、點評等均可得分。教師先讓各小組回答本組探究的問題。第一部分,紅軍為什么要長征?第二部分,長征的時間、出發地,遵義會議召開的時間。第三部分,遵義會議的內容和歷史意義。第四部分,結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示意圖》講述紅軍如何贏得勝利以及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評分。接著進入獎勵分搶答部分。第一,講故事。教師展示若干圖片,讓學生根據圖片講故事。圖片有瀘定橋、雪山、草地等。第二,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示意圖》上數出中央紅軍長征走過多少個省,數對1個獎1分,錯1個扣1分。第三,全班齊誦毛澤東的《七律·長征》,各小組對這首詩的內容和寫作目的進行點評。歷史課堂教學在導學案的引領下,在競賽活動中,充滿生機和活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動力,既突出了教學重難點,又寓教于樂,增加了歷史課堂教學探究的深度和廣度。
(5)疑難點撥。美國人布魯馬巴克曾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出問題。”因此,教師在本環節應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大膽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例如,在學習“美國南北戰爭”的內容時,學生對“美國的西進運動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提出疑問,既然西進運動給印第安人帶來了災難,歷史上為何還要肯定這一歷史事件呢?教師在贊揚學生探索精神的同時,對學生的疑惑進行點撥,指出西進運動使美國西部的廣大地區得到開發,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和更為廣闊的國內市場,客觀上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6)鞏固小結。在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運用簡單準確的語言、文字、圖表總結課程的主要內容和知識結構。這樣,能促使學生熟練掌握歷史知識,并建立歷史知識結構體系,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教學反思
通過一段時間的歷史教學,筆者真切地體會到“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還老師一個驚喜”這句話的含義。課堂上,教師講得少了,學生講得多了,學生的思維活了,問的問題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多了,學生的視野也開闊了。
在編寫“導學案”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庫,編寫需要解釋或補充的知識點,這樣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編寫實用的導學案,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下,積極熱烈地討論相關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還能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這種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結語
總之,將導學案運用于歷史教學,能使歷史課堂更加開放,更富有活力,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歷史素養。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導學案的編寫方法,充分發揮導學案的教學優勢,使歷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劉寶明.初中歷史學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探索[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3).
[2]張彩鳳.歷史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法”的實踐與反思[D].陜西師范大學,2018.
[3]穆巍巍.勿讓“導學案”成為歷史課堂教學的枷鎖[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