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蓉
【摘 要】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數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綜合性教學與實踐性活動相結合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在綜合性的實踐學習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同時站在生活的角度來思考其中的問題。這是一個突破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對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路徑進行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28-0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講究生活經驗與實踐能力的綜合性課程,它具有較強的生成性特征,其在數學課程中的開設,是新課程框架內的一個亮點所在。為了探索其活動開展的有效路徑,教師可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對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優化。
一、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是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表現,尤其是轉變以知識記憶為主這一落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在具體問題的實際解決過程中掌握好數學知識。也就是從原來的記憶型知識學習方式轉變成為實踐型知識學習方式,這有利于構建一個充滿活力又高效的課堂[1]。具體而言,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教學作用可以體現在:
首先,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可以得到激發,并增強自身的學習自信心。這主要是因為實踐活動課符合小學生好動活潑的身心特點,在愉快的實踐氛圍中,學生能夠主動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進而獲取相應的數學活動經驗,并且掌握好應學的數學思想方法及其運用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
其次,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能夠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主要是因為當前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并沒有受到過多的限制,可支持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自主完成實踐活動。在這一自主性的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既提高了自己的記憶能力,也在實踐過程中充分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個體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
最后,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能夠適當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因為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涉及到多個學科的知識,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眼界。而學生要完成這一活動課的教學任務,則需要善于融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來提高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效率。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開展路徑
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開展是新時期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教學活動,而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這樣的課堂教學,則可提高活動課的教學效率。因此在信息技術輔助的前提下,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開展路徑可以有:
1.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創設活動情境。
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創設情境,可以增強這一情境的環境感染力量,促使學生受到吸引和感染,快速地走進這一活動情境中,真正參與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過程中來[2]。在以往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有的教師并沒有依托于信息技術來展開,其教學實效性較低,如今教師可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創設活動情境,探討其教學的效果。
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包裝的學問”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氛圍中:“小李的四歲兒子即將過生日,買了一盒蛋卷(長方體形狀),他想要親手把它包裝好送給兒子,只是在買包裝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問題:在包裝紙的接頭處忽略不計的情況下,他究竟需要買多大面積的包裝紙?”
在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來呈放幾張有包裝紙的盒子,并且將小李買的蛋卷盒圖片也呈放出來,并標記好它的長寬高,分別是10cm、8cm和5cm。在這一情境的創設下,學生很快地就走進了這一問題情境之中,快速地計算出包裝紙的面積。這個時候,教師可繼續提問,引導學生發現包裝中的學問:“如果小李的妻子也買了一樣的禮物,那么要將兩份禮物都包裝起來,則總共需要多大的包裝紙?”這一問題的難度相對加大了,要求學生要積極地思考有哪些包裝方法。這就引導了學生繼續深入情境之中,去探究包裝中的學問,可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并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能力。
2.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直觀教學。
信息技術為教師開展直觀教學提供了技術支持,而在數學課教學中開展直觀教學,這是提高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而在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直觀教學方式引進來,引導學生在有效理解一些抽象數學內容的基礎上,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
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神奇的莫比烏斯帶》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來展現莫比烏斯帶的數學現象,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莫比烏斯帶的內涵,使其可以在有效把握莫比烏斯帶的特征之后,產生探究的好奇心,主動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活動中,學會探究出更多關于莫比烏斯帶的特征。教師可在課前就讓學生自主準備好剪刀、紙條以及透明不干膠等材料,在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中,學生會產生較強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自主思考,有利于延伸學生的數學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3.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游戲化教學。
借助信息技術來為教師開展游戲化教學創設一些有效的條件,可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3]。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有多重”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了不起的挑戰”這一娛樂節目,讓學生感受其中的游戲氣氛,然后結合“千克、克、噸”的數學知識,展開有效的游戲教學。
在這次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其游戲規則是:以1kg的啞鈴為參照,利用本組盒子里的物品來找出1kg的物品,進而完成相應的任務。若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哪個小組估測的質量與1kg的差值小于100g,即可挑戰成功。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學生既內化了知識,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能夠在實際感受的過程中感知質量單位,提高學生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知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可根據通過信息技術來開展多元化的活動課教學,提高活動課教學效率,同時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春艷.信息技術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39-140.
[2]張龍昌.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32):374-375.
[3]于蓉.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活動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8(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