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一門需要積累的課程,它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小學語文教學是幫助學生打基礎的,主要側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積累語文知識的興趣。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課堂效率是至關重要的,而教學方法便是課堂效率的決定性因素。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被實踐和應用。小學語文教學在模式上產生了很大的改革,在內容上產生了很大的創新。隨著小學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情境教學法逐漸脫穎而出,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本文結合情境教學的基本內涵,深入分析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小學課堂的實際情況對一些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法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實施方法
對于很多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語文課堂上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很容易分心、走神。因此,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大多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學生只是聽講,整個課堂節奏都由教師把控,這樣的教學模式,通常很難帶動起課堂節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延伸,需要不斷應用各種新形式的教學方法,并且應該本著以小學生為主體的前提。只有以學生為主體,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才能實踐出新的教學模式。素質教育的理念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為主,而小學語文中的情境教學模式恰好與這個理念不謀而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在課堂上難以集中注意力。應用情境教學模式很容易在課堂上吸引學生,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大大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一、 情境教學的含義及理論依據
語文課堂很難脫離情境教學,幾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首先要明確情境教學的含義與理論依據,只有這樣才能與教學內容充分結合,選擇合適的情境開展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的含義:情境也就是情景,具體解釋為環境場合、景象境地,是具體可感的。在心理學中,情境與人類的思想情感是息息相關的,是能夠直接刺激到人的情感的。比如說,走在有路燈的夜晚和走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感覺是不同的。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對情境教學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但對其內涵的認識是比較一致的。具體是指在語文教學中從課堂實際出發,明確教學目標,創造一個與課堂內容緊密結合的場景或情感氛圍。以場景環境或情感氛圍來吸引學生,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在情境中獲得了知識,提升了課堂效率,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情境教學的理論依據:沒有理論指導的教學模式是不完整的,是沒有靈魂的。情境教學的主要發展理論依據包括:情感與情境的關系、情境與理解的相互作用、對情境的直觀認知、相似事物的聯系、對情境有意識或無意識思考、主動思考與被動思考的觸發因素等。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理論依據:場景對教學環境的影響。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學習,將興趣與學習語文知識結合,利用教學情境為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念。
二、
情境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的重要意義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其本質是將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態度從被動接受,轉換為主動汲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小學語文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對學生形成語文思維、培養自主思想情感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對學習通常都缺乏主觀感受,很少有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只是按照老師和家長的指導進行學習。對學習的重要性并不清楚,只是將學習當成一種任務,有時甚至需要家長或老師的獎勵、批評才能進行下去,對學習根本沒有自己的主觀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對學習產生興趣。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快速將學生引入課堂,拉近他們與語文的距離。將語文教學“實體化”,讓語文教學與情境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加快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對語文這門學科來說,自我思考能力至關重要。將特殊的情境與語文教學相結合,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升他們對語文的認知水平。更能從根本上突出教學重點,加快學生的理解,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三、
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實施方法
小學語文課堂中對情境教學的應用,需要與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通常很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學語文的題材普遍比較簡單,不是寫景就是敘事,不是寫人就是狀物,很難脫離這四個主題。而小學生的好奇心又普遍較強,對新奇的事物很容易產生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情境教學時一定要遵守兩個原則:首先,與教學內容的緊密聯系。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一定不能脫離教學內容,不能本末倒置,為了營造情境而忽視教學內容。應用情境教學法,是為了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能脫離主題。其次,要輕松幽默,能夠吸引學生。情境教學的本質是吸引學生,如果學生對課堂情境沒有興趣,很難在情境中主動學習。
情境教學具體的實施方法可以與生活、社會、大自然等情境相結合。比如說,在講解《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時,可以將小馬、松鼠、老馬等角色的神態語氣先充分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完成詢問過河以及最終過河的全過程。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新知識的掌握,更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的實施還可以通過實物開展。再比如說,在教學《牽牛花》一文時,可以找來牽牛花讓學生觀察記錄。這樣學生就能了解牽牛花的形狀特點以及生長過程,更容易聯系課文、加深理解。情境教學的實施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只有與教學內容結合,才能設置出合理的情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情境教學,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進一步提升了課堂效率。教師一定要明確新課改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將情境教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不斷完善情境教學,不斷完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梁鐘欽.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
[2]劉曉環.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1).
[3]徐國敏,姜領弟.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
[4]王強.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5).
作者簡介:
米彩英,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海石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