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萬虎
【摘 要】本文以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的實施方式探尋為主要闡述,結合當下小班額教學在數學中實施的意義和農村小班額教學在數學中實施的有效方法為主要依據,從促進教和學和諧發展、能夠促進學生自我實現與發展、增強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構建小班額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強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的運作效率。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班額;小組合作;教學情境
最近幾年出生人口在迅速下降,諸多原因導致農村小學學生人數在不斷減少,為面對這一趨勢很多農村教學采取小班額教學模式進行。很多農村教師在課堂上依舊采取大班額課程模式進行教學,教學思想和理念從未發生改變。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及時轉變教學思想,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在小班額基礎上提升各學科教學質量。
一、小班額教學在數學中實施的意義
(一)促進教和學和諧發展
小班額教學形式下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中一份子,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使得學生可以將內心所想展現出來。實踐中能夠充分展示大班規模越大,師生之間關系越來維持,因為班級內學生人數多,個性化展現更加豐富,教師難以管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相反小班額人數少,教師可以針對性的提供管理,加強互動增進感情,開發學生思維和想象力,給予學生更多思考和自主實踐,不斷將少班級內后進生,使得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得教和學能夠更加和諧,促進學生未來全面系統發展[1]。
(二)能夠促進學生自我實現與發展
在小班額數學教學中,教師能夠對所有學生關心和照顧,時刻關注一些內向、后進生,給予這些學生創造更多思考和發言的機會,實現學生自我實現和發展,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潛能,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使得學生可以在數學中自主學習,自我進行管理和教育,特別是農村學生表達能力薄弱,思維存在局限,不愿意展現自我[2]。所以在小班額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我訓練和學習的機會,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針對思維進行專門訓練,為學生提供可以動腦、思考、學習、實踐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促進學生會全面發展,使得學生自身價值可以在課堂上充分實現。
(三)增強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
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學生有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和探究實踐,扭轉了學生思維局限這一局面,在數學小班額教學中人數不斷減少,學習空間不斷增大,使得很多無法實現的教學環節成為可能,可以在互動性的教學中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師可以針對數學學習內容為整理教師,為學生提供可以動手實踐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生自我動手和探究掌握數學知識[3]。在教學中教師要將課堂主權講給學生,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學習、合作學習的思想意識,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在學習中感受數學實踐帶來的樂趣,更加主動加入到數學學習中,以此不斷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和自學能力。
二、農村小班額教學在數學中實施的有效方法
(一)構建小班額教學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種民主、科學、平等、輕松的學習環境,因為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可以不帶壓力的自主融入學習,將自身的潛能不斷展現出來,對于學生思維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更有效果。在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學生人數不斷減少,學生自身性格和個性會出現交叉情況,師生之間的互動機會更多,對學生學習更有效果。
1.構建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小班額教學中,農村教師要依據時代需求及時轉變思想和觀念,時刻關注學生心理需求,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學生營造積極、健康、輕松的數學教學氛圍,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加溫馨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在課堂上不再畏懼教師,減少壓力心理,對數學知識產生更多興趣,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要結合多媒體技術和實物內容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通過是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分數內容,在通過分餅等切割內容,使得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加減法內容,進而在借助實物給予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教師積極加入活動中,用和藹親切的態度引導學生,適當給予學生微笑鼓勵,激發學生對是分數學習的興趣,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4]。
2.組建激勵學生積極奮斗的教學環境
在數學小班額教學中,教師進行個別化教學形式,教師要對教室進行布置,在教學中將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教學,時刻以學生為主設計數學教學內容,在周圍墻壁上粘貼一些數學家和數學趣味題等,而且還要粘貼一些激勵學生奮斗學習的鼓勵性話語等,將學生獲得的榮譽懸掛在墻壁上。在數學教學中針對學生思維意識進行針對性開發,逐步將學生的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上,以一些數學知識好的學生作為標兵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向其學習,增強標兵信心,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充分激勵所有學生學習奮斗的勇氣,使得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和扶持,在農村小班額數學教學基礎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二)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
在數學小班額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有目的性的設計一些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1.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依據目標設計活動,努力為學生創設敢于表達的情境,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夠積極加入到活動中,放下心中的顧慮,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大膽質疑和提問,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意識的指導和提示,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和訓練,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系統化發展。因此,在小班額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借助班級空間優勢,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化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可以進行實踐的教學氛圍,在教學中開發學生發散性思維,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精神,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中自主發現問題,在課堂上針對問題進行積極研究和思考,活躍數學教學課堂,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位置》時,教師要利用小班額優勢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將班級桌椅排成橫列對齊的形狀,然后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知識,將課堂看作影院,為學生開展尋找看電影尋找座位的活動,教師提前準備好座位紙條,在不同紙條上標記好座位號,如:第一行第四座,然后將手中所有紙條都下發給學生,學生針對紙條上的位置尋找座位,在最短時間內尋找到座位的學生獲勝。那么學生則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位置和學生進行交換,但是在交換時,獲勝的學生要說出交換的位置座位號,表達正確即可換位,否則將失去換位機會。通過這樣結合生活化的實踐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2.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教學
小組合作是進行小班額教學的主要形式,教師要建立在對學生的整體認知上進行科學分組,將學生分為優秀、中等和后進三個層次進行學習,為不同層次學生設計不同教學目標和任務,使得學生能夠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研究數學知識,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提升,創新能力會得到開拓,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具有一定價值。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農村小班額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營造良好教學環境,充分使用教室空間優勢,借助多媒體等不同教學手段展開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開發學生思維、自主學習意識等,促進學生全面系統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詹有智. 小班額背景下如何實施有效課堂教學[J]. 文學教育:中, 2017(2):76-76.
[2]李福德. 農村小學小班額有效性教學的探索[J]. 甘肅教育, 2015(21):67-67.
[3]萬南方. 淺談農村小學小班額教學策略研究[J]. 讀寫算:教師版, 2016(13):75-76.
[4]張峰. 淺析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J]. 學周刊, 2018(14):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