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翠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在高中教育科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具體體現,對落實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層教學不僅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還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政治成績不斷提高。本文闡述了高中思想政治分層教學的含義、重要性與實施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分層教學;應用策略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將其分為不同層次,針對每個層次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等不同特點因材施教,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方式,其實質是在集體教學中進行個別教學。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理論,原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和當代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的是,分層教學能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著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效率性。分層教學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使得教學具有針對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科思維能力,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分層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要性
高中政治在高中教育科目中有重要地位,高中政治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中政治是高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政治學科內容比較枯燥乏味,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不大,學習積極性不高。隨著時代、社會的發展及教學改革的深入,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政治教育要求了,采取適應性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非常重要。分層教學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化,對知識進行分層講解,其針對性更強,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政治成績都得到不同層次的提高。分層教學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快樂學習、輕松應考,使每一名學生得到最好的發展。
三、分層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學主體分層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新課程改課的要求,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政治基礎成績、學習能力、學習熱情等諸方面因素,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可將學生分為三層:A層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主動性高,基礎知識好;B層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比較自覺,基礎知識中等;C層學生學習能力較低,學習主動性不高,基礎知識較差。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學目標是分層教學的依據,也是教師授課的依據。教師應在精心鉆研教材的基礎上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A層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并能對課程內容作出歸納總結,能自主預習、復習,能構建新舊知識的聯系并建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注重對其思考方向的指導,培養其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辨的能力。B層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能夠獨立完成課程練習。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更注重于鞏固其基礎,將相關知識點進行系統歸納并適度延伸,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解和知識的運用能力。C層要求學生能基本上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內容,做到課后復習,補充基礎。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側重進行書本知識點的講解和歸納,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課堂知識點、掌握基本解題思路和解題要點為主。
(三)教學過程分層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交流的過程,是教學活動完成的主要階段。分層教學就是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差異的教學活動。對于A層學生,主要以“導學”為主:教師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上對學生進行適當指導,培養其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擴大其知識面并提高其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對于B層學生,主要以“幫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上應多關注該層學生,多向他們提問題并與其加強溝通,激發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上進心,促使其向A層學生靠攏。對于C層學生,主要以“教學”為主:教師要多介入和參與到該層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引導他們進行基礎知識的梳理和歸納并查漏補缺,通過分配適中難度的聯系操作促使其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并提高學習的興趣,盡量把這部分學生培養成中上水平的學生。
(四)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作為現代化教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保證思想政治教學效果的實現。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不能僅采取單一維度的評價方法,而要采用多個維度的評價標準,落實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學生,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創造性、探索性等特點進行評價,特別要注意適當評價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水平,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并不斷超越自我。對于B層學生,教師在評價時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側重思想的評價,引導其向A層學生發展。對于C層學生,教師應該以表揚為主,以打消學生的自卑的心理情緒,激勵他們向A、B層學生靠攏,促進其不斷發展,完成教學目標。
四、分層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分層是不公開的、動態變化的
為了防止優秀的學生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消沉低落的心理,教師對學生的分層應該是不公開的。學生的分層也不是絕對的,而是暫時的、具有流動性的、可以遞進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成績變化及其它實際情況的變化適當變動學生的層次。
(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立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
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著力幫助其拓寬知識面和提高能力;對于較低層次的學生,教師則主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現有水平適度增加知識深度,穩步推進。教學目標分層才能激勵各個層次的學生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讓每個學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獲得成功的機會。
(三)把工作重心放在輔導環節
輔導緊緊圍繞著提高教學質量這一核心,輔導應該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高中政治分層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興趣愛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僅要輔導知識內容,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答題策略、思想品德、意志習慣等進行適當的引導。
(四)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高中政治分層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要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質,尊重和關愛每一個學生,正確客觀的評價每一個學生,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鉆研教材和教學要求,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并分層備課。另一方面,教師要有更加敬業、負責的精神和更高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施教能力,在確定教學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確定對各層次學生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
五、總結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和可接受性的教學原則,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資源。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因材施教”、“最近發展區”和“掌握學習”理論的重要體現。到目前為止,高中思想政治分層教學仍處在理論研究和初步實踐的階段,還需要我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參考文獻
[1]陸祥.分層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踐行紀,2017(5).
[2]黃鵬舉.淺談高中政治分層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2014(21).
[3]王斯日古冷.對思想政治課分層次教學的探討[J].教學管理,2016(3).
[4]仝德軍.高中政治分層教學法探討[J].廣西教育,2016(9).
[5]丘廣輝.開展普通高中分層教學,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水平[J].中國校外教育,2017(8).
[6]劉繼平.分層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7(6).
[7]梁素紅.思想品德課程分層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都市家教,2015(3).
[8]劉力力.思想政治分層教學的應用[J].基礎教育,2017(4).
[9]辛俊會.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分層教學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6(71).
[10]李林錦.高中思想政治“班內分層教學”的實施[J].教育研究學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