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林
【摘 要】 在我國愈加注重教育的背景下,為了順應不斷更新的教育要求,教學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為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與效率,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其中有很多優秀的教學方式,問題導學法就是其中之一。問題導學法與其他教學方式的不同點在于,其是以“問題”為牽引,然后把一些重要的知識轉換成問題的形式。教師從簡單的知識入手,再循序漸進引入較難的知識點,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從實際問題入手,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和問題導學法的優點,闡述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 問題導學法 運用探究 能力提升
初中數學的學習需要學生進行思考,用另一種方式或者是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然后靈活運用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來進行解答。初中數學的教學就是將學生從小學數學的學習思維中轉變過來,為之后的高中數學或更高等級的數學學習埋下基礎。問題導學法是以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為基礎,通過問題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中領悟到數學的奧秘。學生與教師在進行交流互動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都參與進來,并且進行一些適當的擴充等。
一、課前準備的問題引導,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
初中數學所涵蓋的知識點是比較廣的,所以提前進行預習不失為一個學習數學的好方法。課前預習能讓學生對這章的知識有所了解,在教師進行講授的時候,會加深其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進行問題引導時,要注意提問的方式及問題所包含的知識點。其所涉及的問題要與學生所學的主要知識相符合,而且問題也要有針對性,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數學思維。在問題導學的教學當中,學生是中心,而教師只起著引導的作用。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一課中,教師要將學生從一般算術的模式引渡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認識當中。教師在正式講課前,可以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是什么?”或者“一元一次方程有怎樣的特點?”再者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與普通算式有何區別?”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樣,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會從教師所提的問題入手,著重注意。當學生在預習到2x+1=0或者是x+8=0等式子時,就會發現這些式子都是屬于一元一次方程,并且這類式子都是等式,并且都只有一個未知數。初中數學課本上知識拓展得較少,所以需要學生自行進行補充,其可以到書店購買資料或是在網上進行查找。可以說,教師在課前引入的問題,讓學生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而且也讓學生集中了注意力,可以更好進入接下來的數學學習當中去。問題導學法讓初中生自主地去學習數學,激勵其探索精神。再者就是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發現數學的魅力之處,進而沿著自己的預習模式來進行學習。
二、課堂學習的問題深入,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
初中數學課本上所包含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都是理論知識,初中生的理解能力還尚欠缺。學生對數學知識領悟的多少,其與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是分不開的。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就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入手,根據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來提問題。教師在提出問題后,要盡量讓學生都參與到討論和探究當中,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數學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學生根據教師的思維學習,而問題導學法則以學生為核心來進行開展。
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將學過的數學知識與將要學習的數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分析已經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之間存在的共同點與差別。然后教師再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點評、糾正或補充等。這樣的問題不僅對之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了復習,并且也再次加深了印象。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到一些數學思維能力較弱的學生。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由淺及深地進行引導的過程,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進入數學的思維模式中來。學生首先回憶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然后再與其進行比較。可以說,問題導學法在課堂中的使用,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在討論的時候,學生之間交流各自不同的想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學生得到更大的進步。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逐漸形成數學特有的思維方式。
三、課后的問題反思,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思考
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時間比較有限,教師在有限的時間中所講授的數學知識也是有限的。所以學生在課后的時間中,還需要加緊復習、練習與反思。復習能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因為數學內容是環環相扣的,一道題中可能串聯多種知識。在復習與反思中,學生通過自我提問,讓自己了解到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度,并且也是復習所學知識。學生根據自己數學的學習情況制定的數學練習,會提高其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了《勾股定理》之后,學生在進行復習鞏固時,向自己提問。如提問自己對這章內容的掌握度是多少,《勾股定理》的特點是什么或者是《勾股定理》可以在哪些問題中有所應用等。學生在提問后,可以將自己所回想到的知識寫在紙上,然后對照書本上的內容或者是自己所作的筆記進行修改、補充。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書上沒有找到答案或者是比較疑惑的,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解決,也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在初期,學生還未形成提問思維,所以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可以說,初中數學學習要拓展的知識點有很多,需要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教師在課后的問題引導對學生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逐漸養成善于提問的習慣,然后鼓勵學生進行探索,也就更加理解數學更深層次的內涵。
總之,問題導學法是順應教育時代發展下的產物,其借鑒和吸收了其他教學方式的可取之處。問題導學法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考驗,也是對學生自主能力的一種培養。問題導學法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潛在內涵。其力在培養學生進行自我提問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在數學上面的素養。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數學的思維模式和建立學習數學的方法等。問題導學法在不斷更新的教育趨勢下,還需要不斷借鑒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
[2] 柴影.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