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福
【摘 要】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進步,小學教育已經逐漸變成目前我們國家十分重視的對象之一。現如今教育部提出了課程改革政策,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標準,要求教師除了需要完成基礎知識講解之外,還要對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展開培養。為此,教師便可以嘗試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知識學習,進而提升學習質量。本篇文章將闡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并列舉相關案例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 學習內容
引言: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合作學習方法的應用率越來越高,其也成為了新課程改革政策背景下十分重要的學習模式。為了能夠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教師理應針對其內容進行全面探討和分析,找出其中的缺陷,并針對具體內容方面進行充分研究。如此一來,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便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一、合理確認學習任務的基本難度
(一) 基本概念分析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幼,在面對一些新知識的時候,往往很難充分理解其本質感念,從而影響了學習質量。即便教師為其提供充足時間讓其自主思考,仍然無法有效解決。為此,教師便可以嘗試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使學生們共同突破難關。
(二) 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進行“閏年”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每個小組內部自主探討,自己的家人在自己生日那天是怎樣慶祝的?生日是每個小學生最快樂的一天,很快就使得整個討論活動變得十分熱鬧和愉悅。而在這個時候,教師向全班學生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小明今年12歲了,但是為什么一共才過了3個生日?”在學生們的認知里,生日應當是每年一次,顯然被這一問題完全難住了,無法找出其問題的正確答案。此時教師便可以要求學生們結合課本的知識內容,共同展開探討。經過長時間討論之后,學生們終于得出了最終答案,也就是小明的生日是2月29日,然而每四年才會有一次閏年,因此小明至今只過了3次生日。當學生們自主得出正確答案之后,內心充滿著自豪感,同時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有了更為濃厚的興趣。
二、提升學習結果的開放性和多樣性
(一) 基本概念分析
相比于其他科目,數學知識對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有著比較高的要求。然而,小學生普遍會以感性思維進行思考,顯然這與其思維模式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為此,教師在設計課程內容的時候,便需要將學生的知識經驗作為主要基礎,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提升課堂學習的整體質量。尤其是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其具體解答方式往往并不唯一,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從多個角度出發展開思考,盡可能提出多種不同的解答思路。無論應用哪一種方式,都能夠完成題目解答,即便出現了錯誤,只需找出錯誤即可,無需對其提出批評。
(二) 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對于“假設”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在向學生們呈現了例題之后,無需過多進行講解和引導,而是對學生展開啟發,促使其從題目條件出發,對具體數量關系展開梳理,并以此為基礎發現題目中仍然包含兩個隱藏的未知量,無論根據哪一個數量關系,都無法直接通過列式的方式完成解答。在獲得這一體驗之后,學生們的思路便會完全打開,經過長時間探討和交流后發現,只有將題目本身轉化為僅僅只包含單一未知量的問題才能夠輕松解答。如此一來,學生們便對于“假設”的概念有了大致的了解,從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三、認真設置學習內容
(一) 基本概念分析
數學知識本身便來自于生活,學生們學習數學目的也是為了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因此,只有當學生自己能夠親身參與到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之后,才能促使自身數學思考、問題處理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二) 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進行“分數”知識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取做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共同展開學習。教師先向學生們展示一張白紙,通過折疊,幫助學生們回顧1和1/2、1/4、1/8以及1/16幾個分數之間存在的聯系。促使學生們充分了解到1是由兩個1/2組成,1/2是由兩個1/4組成,1/4是由兩個1/8組成,而1/8是由兩個1/16組成。之后,教師再安排學生們游玩搶“1”游戲和清“0”游戲。
搶“1”游戲的規則是,兩名學生輪流拋擲分數骰子,朝上一面的數字便是其獲取的分數,并使用表示這一分數的彩條鋪在白色直條里面。當誰能夠將自己的“1”完全填滿,其就能得1分。三輪過后,分數最高者獲勝。
而清“0”游戲的規則是每個人都使用1/2的彩條將“1”鋪滿,兩人輪流拋擲分數骰子,朝上一面的數字便是其獲取的分數,并從中取走對應的彩條。最后以此擲出的數字比剩余分數都大,則本次拋擲無效,等下次拋擲。當誰能將其中的所有彩條全部拿走,則視為清“0”,并贏得1分。三輪過后,分數最高者獲勝。
通過這種集體參與游戲活動的方式,促使學生們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以及挑戰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投入到未來的學習活動之中,進而提升自身綜合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學習的難度,促使學生們更好地完成知識理解,以此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進而促使自身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胡春艷.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17):00024-00025.
[2] 周志云,吳治中.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5(3):00028-00029.
[3] 祖力皮亞·托和提.適合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學內容研究[C].教育理論研究(第三輯).2018(15):00035-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