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少峰
摘 要:學習困難是當今學校教育中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學習困難不僅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阻礙了教育的發展。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經驗與感悟,從“高中數學學困生形成因素分析”和“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這兩方面入手,就高中數學學困生形成因素及轉化策略發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
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升高,數學學習的知識難度隨之提高,再加上數學本身的邏輯性、抽象性較強,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無從下手,因此數學學困生的存在范圍很廣泛。以下,筆者將結合具體實例,圍繞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及轉化策略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 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分析
為了對高中數學學困生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我們應努力探尋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轉化數學學困生。經過調查可以發現,造成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因素有很多。從教師方面來說,教師對學困生多半是采取不信任、不尊重、不關心的態度,教師很少鼓勵、表揚學困生,在教師提問時他們大都害怕回答錯誤從而不敢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長此以往,學困生會產生厭學的思想。其次,有些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一成不變,非常固定,在教學時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從而導致學困生學習更加困難。此外還有些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會有倦怠的心理表現,因此在教學時會缺乏耐心,不能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從而學生不能產生成功的學習體驗。
從學生自身來說,很多學困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在學習時經常分散注意力,學習動力不足,從而成績越來越低。其次,很多學困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教師提問時他們不參與討論,對于數學作業大多是敷衍了事,甚至是不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認識不到數學的作用。再次,還有些學困生非常喜歡學習數學,每天都在認真地學習,但是數學的成績卻總是難以提升,時間一長,學生就會認為自己努力也沒有意義,自己根本就不會,從而放棄了數學的學習,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不能很好地吸收教師課上所講解的內容。最后,還有些學生數學基礎非常的薄弱,對之前學過的知識經常模棱兩可,由此形成了知識間的斷層,在上課時經常聽不懂,難以接受新的數學知識,從而考試成績不理想,最終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 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
(一) 做好知識銜接,鞏固學生基礎
與之前學習的數學知識相比,高中數學的語言更加的抽象,知識點也非常的豐富,因此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拓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的思維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的發展需求。
針對此種情況,我們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困生做好初高中數學知識的銜接,給學困生一定的適應時間,從而使學生適應學習高中和初中數學知識之間思維角度的差異。例如,在教學“函數”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會涉及函數的概念,由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初中學過的函數的概念出發,回顧初中數學函數的定義方法。接著可以適當地舉例學過的具體函數。然后在學習集合和映射概念的基礎上,給學過的函數賦予新的理解,重新定義函數,從而深化學生對高中函數的認識。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比高中和初中函數定義的不同之處,使學生認識到初中函數定義的局限性,進而更好地抓住函數的本質屬性。此外,在初中數學學習中,也涉及了一次函數和二次函數的知識,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可以將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這些知識聯系起來,慢慢地滲透給學生,使學生發現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二次函數及其圖像所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然后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理解得更為透徹。如此一來,在初中數學知識的基礎上出發,提出新的數學問題,不僅可以減輕學困生的心理壓力,給學生充分地適應空間,還可以鞏固學困生的學習基礎。
(二) 實施分層教學,培養學生信心
數學學困生在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與其他學生有著一定的差異,統一式的教學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挫傷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基于此,我們數學教師應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既能照顧到學困生,又能照顧到其他學生。
這其中,分層教學是培養學生信心,促進學困生發展的最佳途徑。例如,在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側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2,BC=2,SA=SB=3。證明SA⊥BC。在這個練習中,做輔助線對于學困生是比較困難的,由此我們可以給學困生適當地增加一些條件,如SO⊥BC且與BC相交于O點,同時還要把結論變成:1. 證明:AO⊥BC;2. 證明:SA⊥BC。通過一定的層次來幫助他們過渡,提醒學困生做題的方向和思路,可以有效降低學困生學習的難度。除此之外,不論講解什么數學知識,一定要設置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數學學困生的進行回答,回答后還有對其進行適當地鼓勵,從而有效地激勵學困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同時在數學課后作業中,可以將作業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必做題”和“選做題”。如此一來,既可以增強學困生的成功體驗,又可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的信心。
總而言之,數學學困生的轉化是一件艱巨而又漫長的工作,但只要我們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理解、引導、幫助數學學困生,他們一定會達成數學的學習目標。在今后的數學教學工作中,筆者將對高中數學學困生的形成因素及轉化策略做進一步探究,以促進數學學困生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龔衛東.改善高中數學課堂上學困生問題的措施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
[2]姜中濤.探析影響高中數學課堂學困生的因素及轉化措施[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