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代的進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使得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為此許多教師開始將教育重點轉向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而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造思維,因此本文對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展開研究,以此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 高中數學? 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146-02
前言:創新性思維具有創新性與創造性,從一定程度上看,此種思維模式是對舊有思想及固有思維模式的掙脫,以一種新奇的方式、角度思考,最終得出富有創造性的結論。若是利用高中數學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擺脫課本的束縛,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相融合,使學生可以主動地探索新問題,學會創新。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增強創新意識
受到長期傳統教學方式影響,許多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者,自己跟隨教師進行學習,也可以說,在素質教育的當下,不可否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有著較大的影響,引導并推動學生的學習,所以為了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教師首先要對自身的傳統教學理念進行創新,樹立榜樣,發揮榜樣作用,通過增強自身的創新性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思維過于刻板,過多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創新發展;同樣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提升成績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做題,利用題海戰術來牢記知識,此種機械化教育使得教師與學生形成了固有思維,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1]。所以在現代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授課,采用啟發式教學等方式,利用多媒體電教設備等進行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隨機抽樣問題時,教師通過講解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等概念,并講解相關例題,當學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利用隨機抽樣進行解答,以此引發學生的思考,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豐富聯想能力
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的培養過程中,主要培養學生兩方面能力:一是觀察能力,二是聯想能力。通過擁有這兩種能力,學生不僅能夠獲取到有效的學習信息資源,還能夠對所獲取的資源進行加工處理。從高中數學學習上看,若是學生的觀察能力較強,那么其會更易于接受新知識,到達事半功倍的成績,可以在眾多解法中選取最優、最佳的方案;若是學生的聯想能力較強,就能夠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在學習新知識時可以找出其與已學類似知識的聯系及不同之處,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率。像是在學習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時,教師可以將三角形基礎知識、坐標系等知識點進行再次回顧,以此加強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進而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及觀察能力,使學生可以在學習新知識時能夠自主構建知識框架,能夠自我總結數學學習經驗,從而讓學生可以進行更為細致的觀察及聯想,實現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加強數學語言理解,提高表達能力
數學自身具有較強的個性,在高中數學中,含有許多定義、公式、定理等,也可以說,學生在學習時不但要理解問題中的文字表述,還要了解不同樣子的抽象圖形、語言符號等,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力與轉換力,以及語言符號表達等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計算機語言學習能力,因為在信息化社會中,利用計算機來分析數學問題已成為一種教育趨勢。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知識時,學生一般會畫出輔助線來解析問題,進行創造性思考。因此可以說數學語言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另外,因為思維發展需要語言的支持,所以教師要大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
除此之外,創造性思維不能夠在短時間得到提升,需要教師發揮帶頭作用,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及聯想力,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力及理解力,以此實現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
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求異思維
運用求異思維,可以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夠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探究問題的結果。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求異思維可以擴寬學生的解題思路。當教師在授課后提出問題時,學生先自行解答,當學生遇到難處時,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使學生可以自主的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2]。在思考的同時,學生在主觀上會適應求異思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接受此種教學方式。除此之外,教師在利用求異思維進行教學時,要注重運用的方式,不能一味的引導,要重點關注學生自我思考的過程。對于具有較強概念性的數學知識,要分層次進行教學,通過列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加以思考。比如:對于統一題目,要求學生使用不同方式進行解答,從而使其能夠發散思維,進行邏輯上的引導,最終提升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為了保證能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豐富聯想能力;加強數學語言理解,提高表達能力;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運用求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及創新力,進而促進我國教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黎青.創新性、批判型思維養成——風景園林專業設計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6(04):69-73.
[2]王江麗.高職旅游地理教學內涵改革散論——以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角度[J].黑河學院學報,2018(01):121-122.
作者簡介:
楊德(1981.11-),男,甘肅卓尼人,藏族,本科學歷,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高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