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翔
摘 要 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錯題現象時有發生,積極引導學生樹立錯題意識,加強錯題管理有助于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下面文章主要從錯題出現的原因出發,探討具體的錯題管理教學思路,從而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高中數學 錯題管理 數學錯題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許多錯誤的問題,學生對錯誤問題的看法存在偏見。缺乏對錯誤和錯誤問題的有效反思將不可避免的導致數學學習中存在差異。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關注學生解決錯誤問題,及時分類和管理問題,探索學生思維過程,并獲得一定的學習信息。分析學生學習數學的缺點和不足,調整教學計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應引導學生正確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并及時糾正錯誤,從經驗中學習,避免在未來的學習中再犯錯誤。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在錯誤問題的管理中反思錯誤,直面自己尤為重要。
1糾錯能力的培養在高中數學中的重要性
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基于這一理論,國內專家、學者、一線教師在不同的領域對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中學,特殊家庭子女較多,生源差異顯著,兩極分化現象嚴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生活基礎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這樣的狀況下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錯誤是種類繁多,參差不齊的,很難找到統一的出錯規律和解決途徑。而且許多問題講了又講,很多學生還是會一錯再錯。這是制約數學成績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幾乎存在于每一個學生身上。因此我們通過建立錯題集,幫助學生找出并分析解決自己的錯誤,培養學生自己解決錯題的能力,是一種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在高中學生的眼里,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不需要父母的指導,有的時候把教師的教導也當作耳旁風,但在實際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往往存在粗心大意和思維不夠嚴謹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培養學生自己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糾錯習慣。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糾錯能力的培養可以帶動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數學“錯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基本概念不全。雖然大部分高中生的數學基礎得到了逐漸完善,但仍有部學困生數學基礎薄弱、基本概念不全、數學解題能力低下、解題方法掌握不全,這些都導致他們在數學答題過程中錯誤頻出。其次,審題不清。一些學生粗心大意、審題能力偏低,忽視總結日常錯題、經常犯重復性錯誤,學習習慣偏差。經觀察發現,一些經常犯同樣錯誤的學生,在審題和解題時總是粗心大意,因審題不清而導致的錯誤屢見不鮮。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另外,計算能力不足。還有些學生,計算能力較弱,解題速度較慢,也沒有充足的時間對答案進行驗證;受思維定式影響,計算過程繁瑣低效,這些因素都導致解題時間的浪費和解題速度的緩慢,整體影響解題的正確性。
3高中數學學生錯題管理中的教學策略
3.1引導學生發現存在的錯誤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學生少出現錯誤,一旦出現錯誤后,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為進一步解決問題奠定基礎。邱學華教授倡導的在數學教學中“嘗試教學法”值得我們學習和應用,通過學生自己嘗試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形成“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歸納問題,生生間互助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教師來統一解決。這樣能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3.2建立錯題資源庫,告別題海戰術
教師總認為只要做的多,練得多學生就不會在考試中因為遇到陌生的題目而束手無策;只要反復的練習,就會熟能生巧。在高中階段,就開始大搞題海戰術,大量、重復的練習,使自己心力憔悴,學生氣喘吁吁。差生仍然原地踏步,連優生連喊學習枯燥無味。造成學生害怕學習,逃避學習的現象。錯題庫卻能避免這樣乏味的學習,不僅題量精而少,并且這些題目都是學生以前做錯過的,對該題有一定的認識與思考。過去,學生在做錯題后,只是在作業上訂正了事,時間長了就漸漸淡忘了,學生心中無數,老師心中也無數,等到要復習的時候就布無從下手,好像什么都要復習,但又不知道復習什么。但使用錯題庫以后,每個學生都根據各自的情況把自己的錯題都集中到錯題庫上,這就等于建立了一本賬單,把易錯的全都記在這本賬單中,等到復習的時候就有了準確的依據。
3.3經常閱讀整理錯題本,切實做到溫故而知新
錯題本對于高中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要養成反復查看錯題的習慣,能夠分析和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每天爭取抽出時間做一遍錯題,最大程度地鞏固和加深每道題的印象,才能找出同類題目的運算規律,真正做到知識的觸類旁通。后期遇到同類型的數學習題,腦海潛意識就會想起涉及的知識點。
4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提高數學成績并不是朝夕間就能夠完成,需要在日常的點滴中不斷積累和實踐。堅持將每道錯題整理成冊,形成結構脈絡清晰的錯題本。持之以恒對自身思維進行仔細回味、全面分析和深度思考,從而自覺地對待生活和學習,才有利于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戴小仙.初中數學錯題分析與整理策略[J].考試周刊,2016(18):69-71.
[2] 周新容.淺析錯題管理策略在數學教與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2(07):74.
[3] 莊國軍.初中數學錯題運作的實踐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5):10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