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化學教師應寓環境保護于化學教學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結合化學實驗、結合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環境保護 化學實驗 生活實際 環保意識
現在的環境問題是我們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大氣污染已成為我們目前的第一大環境問題,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比如現在的冬天,我們經常遭遇的霧霾天氣。還有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淡水資源危機、能源短缺、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污染等眾多方面。這些已經嚴重的威脅人類生存。環境保護問題已經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環保意識成為當代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工作的目標是滿足人的基本健康需求,也就是使人民群眾呼吸清潔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生產生活。作為化學教師,我們應寓環境保護教育于化學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結合教材內容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學習水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水資源的保護教育。首先要給學生進行節水意識的教育。有的學生根本沒有節水意識,在學校有的學生打開水龍頭不知道關 ,任由自來水白白地浪費掉。雖然我們的地球看起來像個水球,水域占地球面積的71%,但是可利用的淡水不到總水量的3%。我國水資源并不豐富,而是嚴重的缺水大國,所以珍視水就是珍視我們自己的生命。我在課堂上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應該如何節水?學生們會積極地回答:用淘米水澆花、洗菜水沖馬桶、勤開勤關水龍頭、衣物集中洗滌、盡量縮短每天洗澡的時間、用淋浴不用盆浴等等。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水污染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比如我們曾經引以為傲的清澈的濮水河前兩年變成了黑水河,今年政府對濮水河進行了清淤、凈化,終于使我們的濮水河又恢復了原貌。水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如礦山污染、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水污染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會影響工業生產,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的健康。居民飲用受污染的水,患肝癌和胃癌等疾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所以我們要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對工業污染,應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凈化措施。農業污染應控制農藥殘渣的排放。生活污水要處理后再排放等。
空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一些呼吸道和肺部的疾病,還可對心血管系統、肝等產生危害,可以奪去人的生命。空氣污染還可以造成酸性降雨、破壞臭氧層、形成溫室效應等。如何防治大氣污染,減輕大氣污染的危害和影響,也成為我們亟待研究的課題。作為化學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比如學習一氧化碳時,要介紹一氧化碳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可以與人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很容易致人死亡。所以一氧化碳不能隨便排放到空氣中。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時要進行尾氣處理,把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后才可以排放。再比如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氣中的重要污染物,在我們化學教學中可以采用催化還原法,或堿、鹽吸收法,使廢氣得以凈化。
二、結合化學實驗,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也應重視環保教育,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化學實驗中經常會產生一些有毒的氣體、液體和固體。比如制備氯氣、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時,不能隨意排放,要用堿液(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在實驗教學中要規范學生實驗操作,嚴格控制試劑用量,盡量做微型化實驗,防止使用過量藥品進行實驗。比如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一定要強調鈉的用量,取綠豆粒大小就可以,一是因為鈉的價格比較貴,二是因為取多了做實驗不安全,易發生爆炸。實驗完畢,還應將廢液集中倒入廢液缸中,可回收的盡量回收,不能回收的要做無毒化處理,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做濃硫酸脫水性的實驗,我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學生觀看實驗視頻,既有助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變成疏松多孔的海綿裝的炭,制得了“黑面包”,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兒的氣體,又防止了反應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對大氣造成的污染。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應該將化學知識、化學實驗與環保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促使學生知識、理念、行動統一協調發展,切切實實地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三、結合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環保意識
我們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來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現在的白色污染的危害越來越嚴重:一次性發泡塑料飯盒和塑料袋嚴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使土壤環境惡化,也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若把廢塑料直接進行焚燒處理,也會給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所以要建議學生動員家長購物不用塑料袋,改用購物布袋,不用一次性筷子、水杯、飯盒等制品,減少寶貴的森林資源的消耗。我們還可以動員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建議家長合理的施用農藥化肥,盡量減少農藥化肥對環境的污染。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學生少用高濃度的洗滌劑,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生活污水的污染。養成隨手關燈的好習慣,盡量使用節能燈。出行多騎自行車,既鍛煉了身體,又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環境問題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應該教育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入手,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培養環保憂患意識,増強責任感,做一名保護環境的使者。
總之,環境保護已成為新時代的主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是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應該在化學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保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實踐證明,如果我們把環保意識滲透到化學教學中,不但能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真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相信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碧水藍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78.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200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閆衛民(1972.1-08),女,漢族,河南臺前縣人,本科,河南省濮陽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