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娟
摘 要:當前數學教學質量仍存在著極不平衡的現象,探索有效的解困措施,是當前每位數學教師都應思考和關注的。文章分析了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轉化學困生的幾點措施,以期讓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近幾年來,學困生是社會、家庭、學校教育較為關注的問題。一個班里總存在著這樣的“弱勢”群體——學困生,學困生主要是指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由于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那么轉化學困生,便成為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工作,而相對其他學科,數學科更容易產生學困生,這與數學科嚴密的思維性、知識的遞進性有很大關系。如何轉化數學學困生,是每一位數學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但能成功轉化一個學困生,又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所以切實有效地做好學困生轉化的工作,不斷采取有效轉化措施,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
一、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根據幾年來對學困生的了解,發現除了極少數學困生是因智力造成,大部分是在后天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的。
(一)學習欠自覺,目的不明確
學困生學習不自覺是因為缺乏目標,不能真正認識到學習的好處,只是為了應付,他們上課無精打采,厭倦作業,害怕考試,更缺乏獨立思考和鉆研的精神,所以數學成績就越來越差。
(二)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濃,學習缺乏持久性
學困生大多感到學習數學很無聊,學習勁頭不高,除了課堂有游戲的學習會有興趣,其他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
有的學困生是因為從小學習沒有得到重視,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放任自由,如果孩子本來貪玩,自控能力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較差,那么隨著年級的增加,知識的加深,學困生的成績就更難提高了。
(四)教師較少關注學困生
面對學困生,大多教師是“恨鐵不成鋼”,還有些教師只重視優秀生的培養,課堂提問只關注成績好的學生,對學困生課堂練習、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未能及時輔導,如從低年級開始沒注意輔導就會形成惡性循環,知識更加不牢固,成績難以提高。
二、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雖然一個班里學生學習成績有差異是正常的,但學困生又往往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而且數學“學困生”的數量也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增加,如何才能有效轉化數學學困生呢?
(一)正面引導,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困生本來學習成績差,如果加上教師和家長的抱怨和批評,就會逐漸失去信心,形成“我什么都不會”的潛意識。因此正面引導、鼓勵、賞識、微笑對待學困生,讓他們增強信心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積極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
沒有一個學生不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沒有一個表揚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學困生更需要教師、同學和父母的賞識和關愛,而每個學生都會有優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如果教師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巧妙地給予表揚,就會讓學困生感到無比自豪,無形中建立起自信心,學習的動力也會更大。如筆者任教學生小馮學習基礎非常差,每次數學檢測都不及格,性格內向,對學習毫無興趣,總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別人。有一次,筆者在走廊發現一位同學把紙屑扔到花基里,小馮同學竟然默默地把紙屑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當時筆者內心深受觸動,立刻抓住這個契機在班里大力表揚他,此后全班同學對小馮刮目相看,他的學習信心也因此提高。
2. 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長期以來,學困生在一次次考試中經歷失敗的苦惱,極少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一次小小的成功是多么珍貴,而一次次失敗使他們學習信心減弱。多給學困生展示的機會,會讓他們更有效地消除厭學情緒,遠離學習困境。
一是課堂提問優先。課堂上注意把回答簡單問題的機會留給學困生,答對了及時表揚,答得不完整或不正確,鼓勵他靜聽別人回答后讓他重答表揚,讓學困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是課堂板演優先。數學課堂板演可以快速直觀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及時作出指導。有一次在學生課堂練習板演中,一位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在筆算26×8時算錯了,學生紛紛舉手,這時筆者發現了學困生小馮高舉的小手,馬上叫他上來板演,結果完全正確,教師和同學都情不自禁給予掌聲,為小馮喝彩,就這樣他再次找到自信,學習比以前主動,學習成績也就逐漸提高了。
(二)注重實踐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理解,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基礎差、思維能力弱、對數學缺乏興趣是學困生的共同特點,因此,讓學習成為一種興趣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借助動手操作,多設計做一做、擺一擺、量一量、折一折、畫一畫等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能使抽象理論形象化、具體化,降低學習的難度,讓學困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三)分層制定目標,設定進步獎和優秀獎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激勵法,鼓勵學困生不斷進步。學期初筆者和學困生共同分析,設定和考試目標進步獎和優秀獎,學習成績達標可獲進步獎,如果達到優秀就再獲優秀獎,而其他同學只獲優秀獎。此外平時的作業和課堂表現還用上加分獎,作業進步和課堂表現好給予加分算入每次進步獎,每次檢測完及時表揚獎勵,這樣可有效地激發學困生學習的動力,轉化效果會更明顯。
(四)注重習慣養成,成立幫扶互助組
偉大的文學家巴金說:“孩子的成功從好的學習習慣開始。”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改變學習數學困難的關鍵。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對他們繼續以后的學習將會大有裨益。因此,要幫助學困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引導他們學會尋找解題規律,用規律指導練習,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讓學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班內成立幫扶互助組,發揮優秀生榜樣帶動作用。在班級中注意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消除學困生的自卑心理,讓成績優秀的學生當組長,學困生選擇最喜歡的組長當自己的小老師,遇到學習難題時向小老師請教,在一次次的互助中,學困生在優秀生的帶動影響下逐漸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不斷進步,優秀生也會更加優秀,師徒共進。
(五)加強家校溝通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保障
學困生的轉化,家庭教育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家長與教師要經常溝通,共同分析孩子成績落后的主要原因,家長要以積極、寬容的心態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孩子在校的點滴進步家長都要了解,以便更好地引導孩子愛學習,爭取更大進步。
當前數學教學質量仍存在著極不平衡的現象,很多學生的數學成績仍不理想,探索有效的解困措施,是當前每位教師都應思考和關注的。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艱巨而重要,冰心曾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魯迅先生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教師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教育引導得法,相信學困生會逐漸減少,教育教學質量也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端金.數學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及防治措施[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潘小妮.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轉化措施[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09(11).
[3]胡先彬.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