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時,不僅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還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知識探索和深入閱讀,提高語文學習效率,深刻掌握所學的知識。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和諧的氛圍、分層教學、課內外拓展、作業(yè)形式豐富等,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打造高效的優(yōu)質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3-008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3.07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和諧快樂的學習中提高探索興趣,讓他們在主動思考、主動積累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利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推動優(yōu)質教學的有效進行。
興趣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努力解決遇到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習過程成為不斷循環(huán)的有效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思考和探索,發(fā)展他們的語文思維,讓他們真正發(fā)揮學習主體的作用。在學生主動學習中,由于學習能力和知識經歷的限制,和學生的生活經歷相距甚遠的課文內容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并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讓學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課文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既包括學習能力上的差異,又包括學習興趣、情感態(tài)度、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的差異。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統(tǒng)一對待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需求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簡單、一般和較難的學習內容,在完成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探索更難的知識,在好勝心的激發(fā)下,不斷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時,還要對他們的學習進行關注和指導。對于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在讓他們完成學習任務后,可以進行拓展學習,探索和課文相關的內容,做一些難度較高的語文習題,通過拓展學習,提升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習中等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對他們思考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方法,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他們的語文基礎知識較薄弱,教師要及時指導,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體驗,樹立學習自信心。教師還要抓住課外時間對他們進行輔導,使他們逐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已有的知識和水平上獲得提高,從而使班級學生的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運用語文知識理解閱讀內容的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獲得深刻的閱讀感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抓住課堂教學的內涵,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難點內容,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同時,教師還要拓展課堂外延,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閱讀相關的書籍,豐富知識面,加深對課文的深層次理解。例如,在教學《司馬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深入挖掘課文的內涵,感受沉著、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同,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交流討論,在相互交流中獲得啟發(fā),對課文內容獲得深刻的理解。在課外拓展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有關司馬光的其他書籍,讓他們從更多的方面了解司馬光,拓展知識面。通過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理解有效提高,促進了語文學習能力的有效發(fā)展。
傳統(tǒng)教學中,大量的書寫作業(yè),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利于實現(xiàn)用作業(yè)來鞏固知識的目的。在素質教育中,教師要利用豐富的作業(yè)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主動性,讓他們通過完成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拓展語文能力。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可以布置設計性的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所學的內容設計一個手抄報,選擇和課文相關的內容以及自己的學習感悟;可以布置手工操作的作業(yè)。如學習了古詩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樹葉、彩紙、彩筆等來表現(xiàn)古詩的內容和意境;還可以設計網絡查閱的作業(yè)。如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后,教師可以布置利用網絡查閱小興安嶺的相關信息,加深他們對小興安嶺的了解。豐富的作業(yè)形式,可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體會到樂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yè)的有效結合,鞏固所學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掌握語文知識,在閱讀環(huán)節(jié)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還要設計多樣化的作業(yè)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和分析教學中的問題,找到有效的改進策略,為學生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高效的語文優(yōu)質課堂。
參考文獻:
[1]陳燕.談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C],2018.
[2]唐現(xiàn)弟.淺談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的開展[J].求知導刊,2016(4).
[3]石字芬.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黃秀容(1970.11— ),女,漢族,四川樂山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