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飛速發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教師應該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把問題導學法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質量。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自身特征、數學學習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信息,制訂科學合理的數學問題導學方案,讓學生能夠更扎實地掌握所學過的知識,從根本上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數學;融入
近幾年,人們對教育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改革工作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非常關鍵。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充分發揮問題導學法的自身作用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從而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水平。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按照教學要求設置合理的問題導入,選擇恰當的時間進行提問,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不斷調整教學方案,使其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及其綜合素質。
一、問題導學法相關內容及價值的闡述
所謂的問題導學法,就是在原有數學教學模式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影響下的產物,主要是借助提問的模式完成指導工作,讓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深入思考研究,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第一,問題導學法的運用能夠讓數學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把問題導學法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可以借助提問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制訂合適的提問方式。教師通常會在提問之前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查看學生的學習效果考核成績,并進一步明確教學方案,這樣才能確保提出來的問題真實有效,不至于讓學生感到問題過于乏味,還能讓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從而進一步加強知識的記憶力,還能在此基礎上完成知識的進一步拓展,在恰當的時機完成知識的導入。第二,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環境。初中數學知識明顯比小學數學知識更加深奧難理解,知識也較為抽象,這些都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并不簡單,基于此,我們應該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當前的教學環境大都比較乏味,大部分學生過于重視數學公式的學習,課堂學習氛圍不夠活躍,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問題導學法運用到數學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工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這樣能夠較好地活躍課堂氛圍,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潛能,加深所學知識的記憶。第三,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問題導學法運用于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在恰當的時候提出合理的問題,還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其積極思考問題。教師需要積極指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找到合理的問題解決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把問題導入法科學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
原有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較為落后,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大多數教師都是采用直接的教學方法,直接講解數學知識,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學習思維的轉換,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思維的培養及提升,結合實際教學需求設計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通過問題導入的方法指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要求設計相應的問題:“現在籠子中有雞兔若干只,總共有35個頭,有94只腳,問雞和兔子各有幾只。”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重點研究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結合雞和兔子的實際狀況進一步思考,可以假設兔子有x只,雞有y只,列出以下式子:x+y=35,4x+2y=94,然后指導學生解出方程式中的x、y分別是12、23,這樣就能得出最后答案,還能讓學生更好地提升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潛能,還能加深二元一次方程組的知識記憶。
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控制好問題導入的時間
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科學控制好問題導入的時間,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制訂相應的教學設計方案,采用科學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合適的時間提出科學的數學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進一步促使學生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活動中。保障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數學知識的熟悉和掌握,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并掌握所學的知識,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制訂相應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研究分析相關的二次函數數學問題,然后與其他學生溝通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函數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知識,可以創建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換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還應該在恰當的時間指引學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并了解掌握二次函數自變量的求解方法。
四、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創建科學的問題導入教學情境
盡管當前的初中生擁有良好的數學學習能力及自主學習水平,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綜合素質較弱,一些學生依然無法較好地掌握自主學習力度,無法深入了解并掌握所學的知識。基于此,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創建科學有效的問題教學情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導入數學問題,科學指引學生在數學情境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重點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加深師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力度,還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及核心素養。比如,在學習“軸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了解軸對稱的相關知識,然后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的自身作用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種類圖形的特征,把抽象難以理解的軸對稱圖形教學轉變為具體的圖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軸對稱知識。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不同的軸對稱圖形各有什么特征?軸對稱圖形的變化規律是什么?如果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機在一張紙上滴上一滴水,然后觀察得出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還可以把紙張進行對折,然后看圖形的變化規律,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中去,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完成上述教學操作之后,教師需要深入講解軸對稱概念,借助實踐操作及探討來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理解和掌握。
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適當導入一些實踐生活問題
盡管當前的數學教學內容包含理論知識與抽象知識,但是大多數的數學知識依然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落實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資源,深入探討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聯,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積累生活實踐經驗規劃好數學教學方案,制訂好科學的數學問題導入規劃,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實際需求設計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實踐知識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比如,在某超市的扶梯運行過程中,一個人在扶梯上向上運行了14米,這個時候人與地面支架的垂直距離是6米,如果這個人繼續在扶梯上向上運行6米后,這個人在水平位置上前進了幾米?這個人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又是多少米?學生可以結合自己乘坐扶梯的相關經驗進行思考,教師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可以指引學生結合扶梯的運行軌道畫出直角三角形,按照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借助正弦和余弦的關系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研究分析能力及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熟練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求解方案。
六、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課堂引導
把問題導學法融入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進一步活躍課程教學氛圍,然而這種方法的實際運用需要教師擁有較好的綜合素質,不少初中教師的創新能力較弱,部分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也較弱,因此造成了教學效率的降低。把問題導學法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不斷革新教學方案,不斷加強課堂教學力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知識學習,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提前進行相應的預習,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這樣面臨課堂上的問題時才能應對自如,學生需要不斷溝通來提升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知識點的記憶。
總的來說,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問題導學法,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問題導學法充分融入初中數學教學每個階段。教師需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情況來科學合理地進行問題的設計,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在數學教學中增加相關的討論和探究的環節,引導學生在實際的問題下進行數學知識的針對分析和深入探究。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主觀能動性,同時也能使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從而為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有效運用問題導學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78):113.
[2]周元慶.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7(14):298.
[3]王艷光.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9(11).
[4]蔡曉鳳.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核心素養滲透方法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8(12).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