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金
【關鍵詞】 初中化學;學習興趣;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90—01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的原動力,也是發明創造的精神源泉,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教師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者,教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對他們的信任與鼓勵,以及自身所具有的豐富知識和精湛的教學技藝,都會激發學生健康的情感,產生積極向上、刻苦學習的動機。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學習興趣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初中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很多化學上比較晦澀的知識點讓學生難以理解,特別是對于一些學習基礎不太好的學生,晦澀難懂的知識不斷累積,讓他們原本建立起來的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因此,初中化學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這對提升學生興趣而言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氧氣”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趣味收集氧氣的實驗方法。這種有別于常規實驗的方法往往更具有趣味性,這些趣味實驗的實施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有效,能讓學生一下子提起學習興趣,對教師后續教學內容的講解,學生必然會十分關注,學習興趣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注重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1.發揮實驗的美育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的操作可以獲得美的感受、培養審美情趣,激起追求美的熱情,提高創造美的能力。在化學實驗中,各種化學儀器的外形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同時都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學習化學可以說是一種美的享受。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有趣的現象,如發光、發熱、溶解或者氣體的產生、顏色的驟變等,這些變化豐富多彩,能夠在準確反映自然界物質之間相互反應的科學規律之外,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直觀的科學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教師要認真組織學生觀察實驗中所需的儀器、實驗的步驟和實驗的現象,并在實驗的過程中適時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增強實驗教學中益智、求美的教學效果。
2.利用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加強化學實驗的趣味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察簡單操作產生的有趣化學現象可提高對于化學學習的興奮度。趣味性的實驗作為化學實驗的一部分,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不管是在化學課堂上還是在化學課堂外,教師都應該盡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有趣的科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化學學科的無限魅力,發展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的智力得到很好的開發,實現化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三、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對化學的印象
化學這門學科來自生活,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從日常生活中可以積累很多的化學知識。這樣,就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要怎樣使化學更好地回歸到生活中對于我們來說是個難題。在初中化學教學時,教師要對生活中出現的化學知識進行很好的利用,將其引入課堂并建立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就處于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用化學知識來解決,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例如,一些非常可怕的鬼火現象是因為白磷自燃;在農業生產中經常運用熟石灰對酸性土壤進行改良就是運用了酸堿中和的原理;而冬天為了祛除道路上的積雪運用撒鹽的辦法……這些生活現象和化學知識緊緊地聯系,可以使學生將實踐與學習相結合,對化學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多用直觀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學生思維發展水平來看,初中生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對于講解化學的一些變化過程,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語言來描述,學生難以接受,即使你講得再好,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不會太高。如果利用掛圖、模型、標本、實物等直觀教具和直觀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生理感官,將極大地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有效激發求知欲望,主動去探究知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電視、VCD、因特網、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將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只用語言講解,學生不容易理解,而做出一個多媒體課件播放,學生一看就明白,既節省教學的時間,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