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婭嫻
【摘 要】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加學生的解題經驗,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等。在學習化學時,學生不僅需要熟記化學原理與化學公式而且需要掌握一定的讀題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就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讀題能力的培養進行了分析與討論,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化學;讀題能力
社會發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學發展,新課標便是基于素質教育緊隨社會發展應運而生的,新課標的實行不僅轉變了課后教育形式而且提高了教學實踐的要求。新課標背景下,教師只有深入分析與探索初中化學的教學方式與教學重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才能進一步提升化學教學質量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際上,初中化學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見教師除了灌輸學生化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因此,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的讀題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讀題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初中化學教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理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合理的學習方式進行化學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與創新能力,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初中化學的學習任務較多,時間又有限,所以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而讀題能力培養有利于改善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有強化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了解與掌握,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具體練習與解答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無法合理利用化學基礎知識,無法發現答題的關鍵,而讀題能力培養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練習題解答的重點,為解題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前,化學學習逐漸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能夠有效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開展有效的實踐教學安排,但在具體解答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制約著化學教學智力的提升。新課標背景下,讀題能力培養有利于促進精確、有效答題成效的實現。
基于長期的教學實踐及化學模考的演練,我們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都存在時間安排不科學的現象,導致學生快速閱讀題目,在沒有真正掌握題目的意思就開始作答,最終出現錯誤。而讀題能力培養有利于促進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題目的意思以及準確計算出結果,合理應用化學概念與理論,在化學涵義的基礎上摸索解題方式,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
二、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讀題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的科學引導及鼓勵學生多做化學材料閱讀題
初中階段是學生首次接觸化學的時期,他們面對化學材料時難免存在恐懼,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合理引導,即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準確讀題,較為簡單的題目教師審一次題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讀題;較為困難的題目教師則需要多引導幾遍,直至學生掌握讀題思路。由此可見,教師的合理引導至關重要。學生在基本掌握了讀題方法后,需要不斷練習,只有充分練習才能真正掌握方法,因此學生在課后需要多做化學材料閱讀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需要適當融入一些化學材料閱讀題,以幫助學生積累做題的經驗,及時發現錯誤改正錯誤,真正提升學生的化學水平。例如,在學習鐵合金相關知識時,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分析鐵合金的概念,在學生通過查閱教材有所了解后,提出不銹鋼、生鐵、氧化鐵、碳素鋼四個物質,讓學生判斷哪些物質屬于鐵合金。在學生選擇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仔細聯系鐵合金的定義進行判斷,引導學生掌握解題的關鍵,這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判斷出氧化鐵屬于鐵的氧化物,進而讓學生自主讀題與解答。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陶行知是著名教育家,他曾強調教師的主要責任在于培養學生學習方式,而非純粹講授知識。通過觀察與分析,新課標內容即教育與引導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并掌握學習方法,以深化學生知識理解與創新能力。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一背景下,教學目標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強化學習方法指導,切實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提升學生讀題能力與解題技巧。進行化學題目解答時,教師應營造寬松的答題氛圍,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讀題,包括數據以及其他信息,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結合所讀信息進行理論知識回顧,提煉與總結解題信息,避免使用嚴厲語言督促學生讀題與答題。
(三)針對性教學
初中化學教學需要具備一定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依據教學綱要與目標進行教學方向設計,即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合理啟發學生存存在的一些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學習的正確方向。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理解能力與學習方式,所以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多種困難,且程度不一,所以教師需要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合理點撥。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制定良好的教學框架,將較為繁雜的知識劃分為多個小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一步步講解。例如,在講解化學性質時,教師首先需要向學生解釋化學性質的含義,即物質在化學變化中產生的性質;然后設計學習框架,將化學性質分為多個小知識點進行講解,即可燃性、氧化性、穩定性、助燃性、還原性等;最后講解每一種性質,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進行舉例說明,加深學生的理解,并讓學生獨立完成相應的例題,即自主讀題自主解答,從而真正促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四)合理評價
評價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習成效,且對于學生的評價不應僅局限于重視學生最終掌握的知識量,而是需要注重學生在實際化學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心情與態度,且需要豐富評價方式,這些更有利于合理評價。因此,我們需要有效融合教師評價、書面評價、學生評價等,以及有效融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教師需要仔細觀察學生在課堂學習及實驗過程中的表現,并給予一定的鼓勵。初中化學教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少教多學是化學教學的有效方式,且少教多學的合理運用是必然趨勢與要求,可見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注重這方面的應用與探索,真正培養與提升學生的讀題能力。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實際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課題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需要得到師生的高度重視與培養,學生只有正確了解與掌握化學解題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把握化學材料傳達給我們的知識與信息。可見,讀題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但新課標實施給初中化學教學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讀題能力培養對策,從而真正促進學生解題效率的提升,以及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濤.讀題能力培養在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09)
[2]陳玉梅.淺談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讀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4(11)